美国人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承认了!美国《大西洋月刊》发表一篇文章,内容是:若中美爆发持久战争,美军终将会失利,根源在于其武器弹药供应已难以为继。美媒承认,美军虽有全球作战经验与先进技术加持,但随着美国工业实力的持续衰退,早已让军工业失去支撑一场长期战争的生产能力。 我认为,美国媒体说的很对!2025年数据更印证了这一判断:美国制造业PMI连续多月处于收缩区间,8月指数仅48.7,工厂活动陷入持续低迷。 国防供应链更是脆弱不堪,九大关键国防项目的一级供应商中,中国企业占比达9.3%,78%的武器系统依赖中国主导的锑、镓等关键矿产。 F-35战机因中国稀土管制导致磁体断供,部分产线已暂停运行,而重建稀土供应链需10年周期与120亿美元投入。 五角大楼虽急令军工企业增产,要求12种关键武器产能翻倍甚至四倍,但现实难以兑现。 洛克希德·马丁的“爱国者-3”导弹2025年产能仅650枚,即便全力扩产,也远不及持久战争的消耗速度。 2025年以伊12天冲突就耗尽美军数百枚高端导弹,而T-7A教练机项目延期10年、F-35战备率创20年新低,更暴露军工业系统性缺陷。 8952亿美元的国防预算看似庞大,却难填体制漏洞:五角大楼63%的资产无法核对,军工复合体抬价牟利,关键零部件供应滞后。 种种数据表明,美军的技术优势终究抵不过工业基础的空心化与供应链的致命依赖,《大西洋月刊》的判断绝非危言耸听,而是对美国军工业现实的清醒认知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