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塔默:英国、美国一致认为,中国不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最近这几天斯塔默跳得挺欢,一边拖着中国驻伦敦新使馆的审批不放,那项目都合规等了7年,英方找各种借口磨洋工,一会儿说安全有隐患,一会儿又把审批时间往后推,明摆着就是故意刁难。 另一边他突然扯出俄乌冲突的事儿,硬说中国不该买俄罗斯石油,还声称英美在这事儿上看法一致,这操作真是让人看懵了。 盖使馆和买石油八竿子打不着,他硬是把俩不相干的事儿绑一块儿,说白了就是想拿使馆审批当筹码,逼中国在能源采购上让步。 咱先说说他这说法多站不住脚,中国买俄罗斯石油,那是纯粹的生意,是市场规律说了算的。 俄罗斯石油质量不差,价格还合理,中国这么大的国家,每天开车、发电、生产都得用石油,肯定得挑性价比高的买,这跟帮谁不帮谁没关系,就是企业正常的自主选择。 而且这事儿完全符合国际法和世贸规则,英国美国自己要制裁俄罗斯石油是他们的事,凭啥管别人买不买? 之前美国还逼着印度少买俄油,结果印度也没听,现在又来对中国指手画脚,这不是霸权主义是什么? 再说说斯塔默嘴里的“英美一致”,根本就是自抬身价。 美国确实最近加码制裁了俄罗斯石油公司,英国也跟着凑热闹,先一步把俄罗斯的石油巨头列进制裁名单,但这俩国家凑一块儿,不代表就能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。 斯塔默这么说,一半是做给国内反对党看的,保守党天天骂他对华软弱,他急着刷“强硬”人设转移视线。 另一半是给美国递投名状,听说特朗普都亲自敦促他拒绝中国使馆项目,他刚跟特朗普通完电话就跳出来说这话,明显是想靠对华强硬换美国的支持。 这种把国家利益当自己政治筹码的做法,真是太没底线了。 更可笑的是,英国自己根本没资格说这话。 英国早就率先制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了,可他们的制裁压根没起到多大作用,俄罗斯石油该出口还是出口,大部分都卖到亚洲来了。 现在全球石油市场本来就不稳定,OPEC+都在准备增产应对供应问题,斯塔默还逼着中国停购俄油,这不是添乱吗? 真要是中国不买了,石油价格涨起来,英国自己的老百姓加油、取暖成本也得往上走,他这是只顾着政治算计,不管本国民生了。 还有啊,英国跟中国的贸易联系紧密得很,中国是他们重要的贸易伙伴,英国的汽车、高端制造这些支柱产业,好多都靠中国市场吃饭。 斯塔默这么折腾,一会儿制裁中国企业,一会儿拿使馆项目刁难,现在又干涉能源采购,真把中国惹急了,受损的还是英国自己的经济。 而且他这么出尔反尔,把契约精神当儿戏,以后别的国家谁敢去英国投资? 人家怕钱投进去,英国政府一句话就给折腾黄了,这不是砸自己“国际投资枢纽”的招牌吗?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,驻英使馆直接就回怼了,说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从来都是劝和促谈,没站队任何一方,正常的能源贸易别人没权干涉。 这话没毛病,中国从来不会像英美那样搞小圈子制裁,更不会把经贸问题政治化。 斯塔默想靠这种无理施压让中国妥协,纯属打错了算盘,中国要是怕施压,之前也不会跟他们反复交涉使馆审批的事儿了,合法合理的诉求肯定得争取到底。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斯塔默这波操作就是虚张声势。 他不敢真把中英关系彻底搞僵,毕竟经济上离不起中国,可又得应付国内的政治压力和美国的要求,就想出这么个损招,结果把自己架在火上烤。 现在国际社会都看明白了,英美搞的这些制裁本质上是霸权行为,根本不得人心,俄罗斯石油出口量也没因为制裁降多少,反而让更多国家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。 说到底,斯塔默要求中国停购俄油这事儿,就是一场政治闹剧。 他自己心里清楚这要求根本实现不了,就是想借着这事儿刷存在感,转移国内矛盾,讨好美国。 可这种短视的做法,只会加剧中英之间的互信赤字,最后吃亏的还是英国自己。 中国该买的石油还得买,合法的权益也一定会争取,想靠耍手段拿捏中国,那是找错了对象。 参考资料: 新华网《欧洲多国领导人称将继续加大对俄制裁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