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说的非常明确,大陆不要让连战、马英九、宋楚瑜、郑丽文等人忽悠了。

霁雾阙任 2025-10-30 11:02:04

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说的非常明确,大陆不要让连战、马英九、宋楚瑜、郑丽文等人忽悠了。他们只想两岸维持和平,从不谈统一,拖延时间,多赚点大陆钱。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陆领导人必须解决台湾回归问题,不能再拖了。     回头看看,两岸交流的初衷,从来就不是“维持现状”,而是为统一铺路。   2005年连战访陆,那次“破冰之旅”确实意义很大。     那时候两岸关系紧张,他冒着被岛内“独派”骂的风险访陆,确实让气氛缓和了不少。     后来马英九执政,依托“九二共识”,让两岸通航、通商、通邮,大家都从和平交流里得了实惠。   可问题也在这儿,越是有了便利,一些人越想维持这种“既能赚钱又不用谈统一”的状态。     久而久之,“维持现状”被当成了挡箭牌,统一反而被搁在一边。     而这所谓的“维持现状”,其实是个危险的陷阱。   台湾的民进党当局一直在拿“维持现状”当遮羞布,一边嘴上说要和平,一边偷偷搞“去中国化”,勾连外部势力,往“台独”的方向滑。   更可惜的是,国民党里一些人也跟着学,说“现在形势复杂,先别提统一”。     结果是,模糊了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”的认知,反而让“独派”借机钻空子。   长期下来,台湾年轻人对大陆越来越陌生,对“统一”也越来越排斥。     这种民意的变化,说到底,就是因为有人一直在用“和平”掩盖“拖延”。     很多人会说:“那总比打仗强吧?”但问题在于,没有统一目标的和平,只能是暂时的。   民进党嘴上说和平,实际上在不断挑衅:买武器、搞军演、请外国军官来指导。这样的“和平”,不可能长久。   国台办已经说得很清楚:大陆希望以最大诚意推动和平统一,但绝不会承诺放弃武力。因为“台独”才是台海动荡的根源。   历史也早就证明,真正稳定的和平,必须建立在国家统一的基础上。     这些年,大陆在为统一创造条件,不光是喊口号,而是一步步落实。   “31条措施”、“农林22条措施”、各种惠台政策,让台湾同胞在大陆生活、工作、创业几乎和大陆居民没什么区别。   很多台湾年轻人来厦门、福州、昆山发展,发现大陆市场大、机会多,收入稳定。   他们也会说:“其实统一也没啥可怕的,反而能多点机会。”   这才是交流的意义,不是拖延,而是让两岸越来越像一家人。     如果统一实现,台湾的产业还能更好发展。   像芯片、机械、医药这些行业,本来就有技术优势;跟大陆庞大的产业链结合起来,竞争力会更强。   财政上不用再花钱搞“防独”或“买武器”,那些钱可以用来改善民生、提高教育质量。   这些才是真正的好处,而不是靠“拖”来的虚假安稳。   现在大陆的综合实力早就不是当年能比的,无论是经济、科技还是国防,都有底气、有能力推进统一。   可这股力量不能用来等待,而要用来行动。   既要继续推动交流,也要把统一目标讲清楚,别让“交流”变成拖延的理由,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,这是事实,不管谁上台都改不了。   那些口口声声说“维持和平”的人,可能忘了一个道理,和平只是过程,统一才是结果。   统一不是压迫,而是回归,不是失去,而是重聚。   总书记那句话说得很直白:“祖国必须统一,也必然统一。”   这不是喊口号,而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,统一拖不得。   两岸一家人,最终还是要坐到一张桌子上,把未来讲明白,真正的和平,不是隔着海相安无事,而是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国。     对此你怎么看?     信源:人民网

0 阅读:15
霁雾阙任

霁雾阙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