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葬不一定是最好的,人死后,身体还是活的!99%的人根本不知道,其实人在死后埋入地下,肉身在地下发生的变化要比你想象的惨烈许多,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。 很多人觉得人断了气就彻底死透了,其实不是这样,身体里的不少细胞还能接着 “活” 一阵子。华盛顿大学有研究发现,人类大脑里某些细胞在死后能存活 96 小时,法国科学家还从去世 17 天的遗体里找到过活着的骨骼肌干细胞,这些细胞只是降低代谢进入休眠,还保有分裂的能力。还有白细胞,在人死后能活 60 到 86 小时,只是这些活动咱们肉眼看不见,所以很少有人知道。 可这些活着的细胞也撑不了太久,土葬后身体很快会迎来更剧烈的变化。刚把棺木埋进土里,表面看没什么动静,其实里面已经开始了分解大战。 身体里残留的氧气很快耗光,不用氧气也能活的厌氧细菌就开始疯狂繁殖,先从内脏和肌肉下手分解。 这些细菌分解蛋白质和脂肪时,会产生好多恶臭气体,像臭鸡蛋味的硫化氢,还有死鱼般刺鼻的尸胺、腐胺,这些气体在密闭的棺木里越积越多。 过个几天到十几天,身体就会像吹气球一样慢慢胀起来,这就是细菌产气导致的。肤色会变成污绿色,先是肚子那块,后来慢慢蔓延到全身,眼球会突出,舌头也会肿得伸出来,这都是气体在皮下撑着的缘故。 殡葬行业干了三十年的张大爷见过这情形,他说这时候肚子里的肠子、膀胱会因为气压太高炸开,内脏和血肉混在一起,场面特别乱。 棺木再结实也挡不住压力,过几个月就会从缝隙或者薄弱的地方裂开。里面的臭气体一下子涌出来,还带着暗红褐色的液体,这液体里全是细菌、分解的组织碎片,渗到周围的土壤里。没了气体支撑,胀大的身体就像泄了气的皮囊,慢慢瘪下去。皮肤会变得松弛,然后破裂、溶解,就连看着结实的毛发和指甲,在潮湿环境和微生物的侵蚀下,也会慢慢脱落分解掉。 这时候土壤里的蚯蚓、甲虫这些小东西也会闻着味过来,加入分解的队伍,它们啃食剩下的软组织,加速身体消失的速度。 大概一年以后,柔软的组织基本被分解光了,只剩下一副骨架,还有些最难分解的肌腱残片。 可骨架也不是能一直留着,土壤里的微生物会慢慢分解骨头里的矿物质,要是土壤潮湿,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,骨头也会慢慢朽坏、瓦解,最后变成泥土的一部分。 其实这些变化快慢,和埋的地方环境有关。温度高、湿度大的地方,细菌繁殖得快,身体分解也快;要是土壤干燥或者温度低,分解速度就会慢一些,但早晚还是会被彻底分解。很多人觉得 “入土为安”,以为埋进土里身体就能好好待着,可实际上,从下葬那一刻起,自然就开始把身体的每一部分还给大地了。 对比火葬就不一样了,用 800 到 1200℃的高温烧几个小时,有机物就全变成骨灰了,不会有这些慢慢分解的过程。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,本质都是生命回归自然,但土葬的过程确实比很多人想的要 “惨烈” 得多,这些都是法医人类学和殡葬科学公认的事实,不是编出来的。 知道这些不是为了害怕,而是明白生命的规律。人死后身体不会立刻静止,土葬也不是身体的 “归宿”,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会一点点把曾经鲜活的肉身分解,最后和土壤融为一体。 活着的人去坟前祭拜,思念的是亲人的样子和回忆,可肉身早就已经在自然的作用下,完成了另一种转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