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撞墙之后,中国的应对要守中有进 美方以关税让步换取中方三方面配合,本质是其关税大棒砸伤自身后的被动回撤——高关税推升美国通胀,92%成本由消费者承担,还致14.2万个工作岗位流失,这堵“南墙”早有预兆。此轮博弈印证,施压换不来优势,我方应对需精准把握节奏。 对芬太尼前体管控,可在既有严格监管框架下深化合作。我国早已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,本就无漏洞可钻,合作中需明确美方滥用根源在本土,拒绝替其政策失误背锅。 稀土出口调整要“有控开放”更要“主动布局”。我方掌握全球90%加工产能与82%新增专利,技术护城河牢不可破,放松管制可视为市场调节,同时可借势与德国汽车产业链、东南亚新能源企业建立长期供应协议,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合作纽带;核心技术出口管制仍需刚性执行,让美方明白替代只是空谈。 大豆采购应坚持市场化原则。巴西已占我国进口量69%,美豆份额仅剩22%,采购量随需求与价格浮动,绝不将市场作为妥协筹码。 短期可借利益交换缓和氛围,但长期应对的核心始终是筑牢产业链优势、扩大市场自主选择权,以自身实力掌握博弈主动权。

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