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昨天 中国突然宣布了! 10月29号,中粮集团从美国采购了18万吨大豆,计划在12月和明年1月装船发货。这是几个月以来首次从美国采购大豆,虽然数量不大,但提振了市场情绪,刺激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,上涨至15个月以来的最高点。 这单生意里的门道比数字藏得深多了。很多人没算过这笔账,中国去年光大豆就进口了1.05亿吨,18万吨连个零头都算不上,也就占咱们月均进口量的15%左右。可就是这“九牛一毛”的订单,却让芝加哥期货市场瞬间沸腾,足见市场对中美经贸信号有多敏感。 咱们得先看清现在的大豆进口格局。以前美国大豆还能占咱们进口的四成,可这几年早变了天。2024年数据显示,巴西大豆占了71.1%,美国只剩21.1%,阿根廷还在往上冲 。更关键的是,今年5月起咱们就没买过美豆,这次18万顿虽然量不大,但是打破了几个月“零采购”的僵局,美国仓库里的大豆早就堆得满当当。 美方那边早急得上火。美国大豆出口一半以上靠中国,今年大丰收却卖不出去,豆农眼睁睁看着“丰收变亏损”。民主党刚发的报告更戳心,关税政策让美国CPI反弹到3%,制造业就业连降四个月,农业工业两头受气。这18万吨对美国豆农来说,顶多算杯水车薪。 市场这次的反应其实有点过头。要知道,巴西2025年大豆产量预计达1.715亿吨,光给咱们的出口就可能突破1.1亿吨,供应根本不愁。咱们国内大豆产量也连续三年超2000W吨,储备也足,就算不买美豆,供应链照样稳得住 。期货价格涨得再高,也改变不了这18万吨只是“象征性采购”的本质。 这背后全是战略考量。美方刚松口说“不考虑加征100%关税”,咱们就抛出订单,这是回应善意,更是掌握主动权。南美供应虽稳,但巴西干旱、阿根廷政局动荡都是风险,适度买美豆正好分散隐患,成本也能平衡。既给了对方面子,又没亏自己,拿捏得恰到好处。 别以为这是咱们被动妥协,底气早就在手里了。这些年咱们把美国大豆的进口占比从40%压到20%,靠的就是多元化布局。对非出口9月暴涨56.4%,早把对美贸易的影响补了回来 。美国民主党都看明白了,关税战根本伤不了咱们,反而把自己拖进了泥坑。 这18万吨大豆装的不是货物,是打破僵局的信号。它告诉世界,中国从不怕对抗,但更愿意谈合作。要是美方能拿出更多诚意,取消不合理关税,更大的订单不是没可能。可要是还想搞限制围堵,咱们的备选方案多的是。 贸易从来不是谁求谁的游戏,得讲公平讲互利。美国豆农需要市场,咱们需要稳定供应,这本是双赢的事,偏要被关税搅黄。现在中方主动递出橄榄枝,就看美方接不接得住了。毕竟,失去中国这个买家,再想找回来可就难了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	 
								
今天
给它们提条件,种非转基因,并且不准打农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