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未爆炸的终极威慑:钴弹如何用“不存在”守护了世界? 利奥·西拉德这个物理学家

可爱灵灵 2025-10-31 16:32:26

从未爆炸的终极威慑:钴弹如何用“不存在”守护了世界? 利奥·西拉德这个物理学家真够绝的——当年亲手帮美国造出原子弹,转头就开始琢磨怎么让这玩意儿永远不被使用。1950年他提出的钴弹构想,压根没打算真造出来,倒像是给全人类上了堂反向安全教育课:你们不是敢玩核威慑吗?那我设计个连威慑者自己都怕的怪物看看? 普通氢弹裹的是氘化锂,钴弹偏要套上钴-59外壳。中子轰击下变成钴-60,这玩意儿半衰期五年多,辐射强度高到能让整个大陆变生命禁区。西拉德算过账:一颗万吨当量的钴弹散开的尘埃,足够让全人类喝一壶。这招太狠了,狠到连美苏两国都偷偷摸摸研究过,最后谁都没敢继续——毕竟谁也不想当毁灭地球的千古罪人。 钴弹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永远停留在图纸阶段。它成了悬在核武库顶端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用“同归于尽”的恐怖逻辑逼着大国保持冷静。冷战期间美苏攒了上万枚核弹头,但双方心里都门清:真动手就是双输。钴弹的概念把这种双输后果放大到极致,反而阴差阳错筑起了核伦理的底线。 有人可能觉得西拉德在搞恐怖营销,但看看现在的结果:全球核试验次数从1962年巅峰期的178次降到近年接近零,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189个国家签字。钴弹就像个虚构的鬼故事,吓得熊孩子不敢玩火——虽然故事是假的,但防火的目的达到了。 当今AI、基因编辑技术突飞猛进,钴弹的寓言价值反而更凸显。科技发展从来是双刃剑,与其等潘多拉魔盒打开再补救,不如像西拉德那样提前设想最坏可能。现在各国争相制定AI伦理公约,不就是新时代的“钴弹红线”吗? 说到底,人类文明的存续不光靠创造能力,更得靠对毁灭的敬畏。钴弹这份从未签字的恐怖契约,反而成了最有效的和平保障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核武器储备 钴化合物 二硫化钴

0 阅读:1
可爱灵灵

可爱灵灵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