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点名批评特朗普!10月30日,在中美元首会晤之际,纽约时报刊文表示,当今世界

文山史纪 2025-10-31 17:06:03

美媒点名批评特朗普!10月30日,在中美元首会晤之际,纽约时报刊文表示,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是美中关系,而特朗普把它搞得一团糟。他发起了一场美国一直在输的贸易战,即便本周双方正式达成休战协议,也很可能是以中国掌握主动权、削弱美国影响力的形式收场。当你听到特朗普及其助手吹嘘与中国达成里程碑式协议时,别忙着喝彩。 先说说特朗普发起的这场贸易战,他一开始说要通过加关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,让美国赚钱。可实际情况呢? 美国商务部 2025 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4 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达到 1.21 万亿美元,比 2017 年贸易战开打前还涨了 50%。这就有意思了,打了八年关税战,想解决的问题不但没解决,反而更严重了。 连美国前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首席经济学家都承认,特朗普用关税降逆差的路子根本走不通,贸易逆差和美国政府花钱多、老百姓爱消费不爱存钱的习惯关系更大。 贸易战最直接的苦果全让美国人自己吞了。参议院民主党人的报告里写得很清楚,自特朗普 4 月搞全球关税以来,美国通胀又抬头了,9 月份通胀率涨到 3%,是 5 月以来最高的。研究显示,关税每年给美国家庭多添 1500 美元开销,中低收入家庭最吃亏,因为他们买必需品花的钱占收入比例更大。 特朗普自己也承认加关税会让美国人 “痛苦”,但还说这代价 “值得”,可普通人家过日子,菜价、家电价涨了,日子只会更紧巴。 就业方面更让人失望。特朗普说要重振制造业,结果 2024 年制造业反而少了 4.2 万个工作岗位,连续四个月裁员,这是 2020 年初以来最久的下滑。连美国汽车业都受影响,出口额比前年少了 108 亿美元,一方面是中国车企的竞争,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还闹了罢工。 农民的日子更难熬,中国之前每年买一百多亿美元美国大豆,2024 年上半年只买了 25 亿,后来基本不买了。可同时,化肥、农机这些种地的成本还因为关税涨了不少,两头挤压下,不少农民只能靠政府补贴过日子。 再看这周达成的休战协议,表面上双方都松了口气,其实根本没解决核心问题。美国只是把对华关税降了 10%,实际还是 47% 的高关税;中国推迟了稀土出口管制,多买了点大豆。 这场景前几年反复出现过,就像问题没解决,只是暂时不吵了。彭博社说得实在,这协议顶多稳定下关系,知识产权、市场准入这些深层次矛盾一点没碰。更关键的是,现在中国的底气和 2018 年完全不一样了。 这些年中国早不是只依赖美国市场了。2018 年对美出口占比还 20%,现在降到 10% 以下。反而对非洲出口 9 月份涨了 56.4%,对东南亚涨 15.6%,通过 RCEP 和 “一带一路” 找了更多新市场。就算美国加关税,中国企业也有办法,把产能转到第三国,照样卖产品,最后美国总体逆差还是涨。 在关键的稀土领域,中国更占优势,全球 92% 的精炼产能都在咱们这,提炼成本比美国低得多,技术专利也占了大半。 美国想拉盟友搞替代,德国车企一算成本要涨 15%,根本不愿意;越南、马来西亚反而主动来合作建工厂。 科技方面美国想卡脖子,结果也没成功。之前逼英伟达给中国卖 “缩水” 芯片,还装监控,可中国企业根本不买账,反而倒逼自己搞研发。现在芯片自给率从 2020 年的 16% 提到了 40% 左右,华为的新芯片、长江存储的存储技术都突破了,2024 年前 11 个月集成电路出口还第一次超万亿。 反观美国企业,英伟达在中国大陆的收入跌了 66%,英特尔亏了 29 亿,前商务部长都承认芯片战略失败了。 所以这休战协议看着是双方妥协,实际是中国掌握了主动权。美国想靠关税施压,可中国早把市场 diversify 了,关键产品也能自己造,根本不怕。反而美国国内通胀压不下去,企业亏得厉害,农民天天抱怨,只能先找中国休战喘口气。特朗普和助手还吹嘘这是 “里程碑协议”,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美国没占到便宜,反而因为这场贸易战丢了市场,伤了自己经济,影响力比以前弱了。 中美关系确实重要,两国经济加起来占全球一大半,贸易、科技方方面面都连着。可特朗普搞的贸易战,没让美国赢,反而把自己拖进了泥潭。 现在的休战只是暂时的,根本问题没解决。所以听到他们吹嘘协议多成功,真不用忙着喝彩,毕竟数据在那摆着,美国输了贸易战,中国反而更主动了,这都是实打实的事实。

0 阅读:0
文山史纪

文山史纪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