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1日,机场留恋的人还没散场,特朗普的专机刚离开东京几个小时,高市早苗就把

如梦菲记 2025-11-01 10:54:49

10月31日,机场留恋的人还没散场,特朗普的专机刚离开东京几个小时,高市早苗就把美国提出的停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(LNG)的要求拒掉,媒体称之为“闪电反水”。 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   事情得从几天前说起,10月28日特朗普访问日本,高市早苗表现得相当热情,又是称兄道弟,又是公开推荐特朗普拿诺贝尔和平奖,嘴上说着要共建日美同盟黄金时代。   当时很多人以为日本又要跟美国亦步亦趋了,毕竟这些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确实越来越依赖美国。   可谁知道转头就来了这么一出,特朗普前脚刚走,高市早苗后脚就召开记者会,明确表态不会停止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,这态度转变之快,让不少人都没反应过来。   其实高市早苗心里的账算得清清楚楚,日本这个国家地方小,资源更少,能源自给率只有11%,说得难听点就是靠着别人过日子,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虽然只占进口总量的9%,但这9%可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。   2023年的数据显示,俄罗斯天然气占日本发电量快到三分之一,冬天取暖、工厂开工、老百姓家里用电,哪样都离不开它,要是真听美国的话断了供应,电价肯定得往上蹿,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普通人。   更麻烦的是,日本的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在萨哈林2号项目里可是持有两成股份的,这个项目的合同要到2028年才到期,现在退出不光要赔数十亿美元的违约金,还等于把到手的利益白白送人。   高市早苗说得很直白,日本退出了,中国立马就能接手,好处全让别人占了,日本自己啥也落不着,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,换谁都不会干。   有人可能觉得,那买美国的天然气不就行了?问题就出在这儿,去年日本从美国买气花了38亿美元,还答应了阿拉斯加那个440亿美元的大项目,但实际供应量根本没跟上。   美国的天然气要绕大半个地球运到日本,运输成本比俄罗斯高一大截,日本的能源企业JERA上半年说要多买美国气,到现在也没见什么动静,生意人讲究的是实惠,成本划不来,企业自然不愿意接这个活。   说到底,日本这次的选择就是在保命,能源安全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头等大事,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,这方面的压力比别的国家更大。  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的时候,日本就没跟着西方国家切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,这次也是一样的逻辑,日本的能源基本计划里写得明明白白,关键项目不能放弃,进口来源要分散,这都是基于现实考虑定下的策略。   美国那边估计也挺尴尬的,特朗普本来想通过这次访问给盟友施压,结果自家最重要的亚太盟友第一个就不配合。   可美国又不能拿日本怎么样,毕竟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、半导体合作、应对中国的战略布局,哪样都离不开日本,所以即便美国不满意,也只能口头表达一下,实际上没法采取什么强硬措施。   这件事其实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,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还是利益博弈,平时喊得再响的口号,到了真要割肉的时候,谁都不愿意当冤大头,欧洲那些国家表面上说要摆脱对俄能源依赖,实际执行起来漏洞百出。   印度从去年开始大量买俄罗斯石油,政府直接说这是为了给老百姓省钱,各国都在务实地算自己的账,日本这次的选择不过是把这种务实摆到了台面上。   高市早苗这步棋走得挺聪明,表面上维持着跟美国的友好关系,暗地里把本国利益保护得死死的,这种既不得罪人又能保住自己利益的做法,在外交场合上确实需要点手腕。   日本国内对她的做法普遍支持,老百姓关心的是电费会不会涨,工厂会不会停工,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比什么政治表态重要得多。   往深了说,这次事件也让人看到,所谓的盟友关系在关键时刻到底能有多牢靠,美国主导的制裁看似声势浩大,但真要各国配合起来执行,就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。   日本敢在这个时候顶回去,说明它对自己在美日关系中的地位还是有底气的,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命脉,这种事情上谁都不敢开玩笑,现在来看,高市早苗的选择既是为了眼前的稳定,也是在为将来留后路。 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,说出您的想法!

0 阅读:1

猜你喜欢

如梦菲记

如梦菲记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