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朋友圈截图在今早的热搜榜悄悄冒头,内容很简单,父母贴出女儿佩戴党徽的合影,配

极速看社会 2025-11-02 04:56:08

一条朋友圈截图在今早的热搜榜悄悄冒头,内容很简单,父母贴出女儿佩戴党徽的合影,配文“光荣成为预备党员”外加三个“加油”表情,看似家常,却在短短三个小时冲到话题阅读量三千万,点赞的喊“青春有方向”,也有人笑称这波晒娃是“最硬核荣誉”,议题从“入党有多难”一路聊到“年轻人理想值几斤几两”. 如果把镜头拉远,这是个可以用数据丈量的现象,按照《中国共产党统计年鉴》,去年全国新发展党员约217万,35岁以下占八成,高校更是组织部门里最忙的一线,在疫情散去的春季学期,我去过的某211院系里,平均五个班就有一人完成预备手续,墙上那块红底金字的公示栏几乎月月换名单,仪式感拉满也提示竞争的真实存在. 问题来了,这张预备党员证到底能不能像一张价值券,让年轻人在就业和社会认同上直接加分,校园论坛里两派对喷,一边喊“你连党员都不是还想进体制”,另一边回怼“能力才是硬通货”,翻翻公开招录条件就能发现,政治面貌常是门槛却不是通行证,更别说企业端更看实绩,换言之,身份是起点,跑得怎样终归得靠业务. 回到那位被父母高调晒出的姑娘,她的岁月还长,一年后的转正答辩,三年后的求职选择,十年后的职业答卷才是真正的主观题,屏幕前的我们点个赞没啥成本,更值得追的后续是,下一次她倚着党徽被刷到热搜,究竟是因为做成了哪件公共服务,抑或提出了什么扎实创新,看行动再庆祝,或许才配得上那句“光荣”.

0 阅读:78
极速看社会

极速看社会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