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旦发生核战,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!”俄专家10年前提醒,中国‘东风-3

古木过去 2025-11-02 16:59:12

“一旦发生核战,中国面对美国坚持不了1小时!”俄专家10年前提醒,中国‘东风-31-A’,是唯一有望经受住美国首次核打击的导弹,但中国这种导弹不多,而美国这种导弹有近2000枚,那么现在呢? 这十年,中国核力量走了完全不同的路。先是东风-31AG和东风-41这些新式核导弹快速上阵,从依赖发射井变成全国范围移动防御。 导弹藏进山里、沙漠,甚至随时变换发射地,不再是地图上的“亮点”,而是让美国卫星都抓不住行踪的“幽灵”。 这些机动发射方式打乱了美国“首波全清”的老思路,什么固定靶子统统失效,整个战略平衡都因此彻底改变了。 不光如此,中国水下核力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过去核潜艇噪音大、容易被盯上,真正威慑力有限。 现在094型潜艇撑起巡航主力,再加上最新快要服役的096型,隐身能力和打击范围直接提升好几个档次。 搭载的新型“巨浪”导弹,能从南海甚至更远的海域发射,足以覆盖美国本土。无论美方怎么布反潜网,这些核潜艇更难被发现,水下二次打击能力硬是多了几层保险。 中国没把心思都用在比谁弹头多,而是琢磨怎么让对方拦不住。比如高超音速武器东风-17,用极速和灵活轨迹,让美国的反导系统几乎没办法准确预测和拦截。 加上一整套自主导航和抗干扰技术,这类新武器转变成“点穴”式精确打击,不再只是靠数量吓人。实际上,这种打法,让过去美国拿数量和技术碾压中国的局面彻底翻篇。 同时,美国也面临一堆难题。老式导弹和潜艇维护成本越来越高,反导系统的升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造新武器的钱根本不够用不说,交付时间完全赶不上节奏。 整体看下来,美方从“绝对优势”变成了如今的“焦头烂额”。 说到底,这并不是中国想挑事,而是我们要让世界明白:没人能在核问题上威胁中国。 只要有稳固的二次打击能力,战争威胁反而降下来。中国现在不靠比弹头,就靠技术和生存能力,让任何人轻举妄动都得掂量后果。 这样的核战略平衡,是告别威胁和讹诈的新开始,也是各国都更愿意坐下来好好谈的底气。过去那种“一小时撑不过去”已经变成笑谈,现在的局面意味着和平时间更有保障。

0 阅读:2
古木过去

古木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