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艘大单直接砸向中国,年初韩国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%的订单,韩媒马上狂欢,还扬

承影简史 2025-11-03 12:04:16

40艘大单直接砸向中国,年初韩国造船业拿到了全球62%的订单,韩媒马上狂欢,还扬言“重夺第一”,结果得意劲儿还没捂热,就被泼了盆冷水。 要说这事儿得从年初说起,2025年1月全球新船订单一共146万修正总吨,韩国一下子抢了90万,占了62%的份额,中国当时只拿到19%。 韩媒看见这数据直接狂欢,铺天盖地都是“反超中国”的报道,专家也出来站台,说这是韩国技术领先的铁证。 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,自己那点订单全靠短期波动,而且多半是老客户的小批量订单,根本撑不起“霸主”的架子。 要知道当时中国手里的订单存量还占着全球58%,韩国才24%,不过是一月的单月数据好看点,就敢这么吹嘘,真是太急着脸上贴金了。 还没等他们的得意劲儿过去,丹麦马士基那边就传来消息,要追加40艘LNG双燃料巨轮的订单,而且不找韩国了,直接砸给中国的扬子江船业和新时代造船。 马士基可不是小公司,那是全球航运界的风向标,过去几十年都是韩国船厂的“老主顾”,上百艘订单都给了现代重工、大宇造船,现在突然变心,还给了这么大一笔单子,韩国人直接懵了。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,去年8月马士基就给过中国20艘订单,当时韩国媒体就跳脚,这回40艘的大单一来,等于彻底给他们泼了盆冰水。 为啥马士基放着老伙伴韩国不找,非要找中国?说白了就是实力说话,谁划算、谁靠谱就找谁。 先说价格,同样一艘17000TEU的LNG船,韩国报价2.6亿美元,中国只要2.1亿,一艘船就差5000万美元,40艘下来就是20亿美元,这笔账谁都会算。 再看交付速度,之前卡塔尔的18艘LNG船订单,中国船厂四个月就交出首船,韩国同期连一半进度都没到。 现在全球都缺船,船东恨不得今天下单明天交货,韩国那慢悠悠的节奏根本跟不上,中国这边生产线开足马力,排期都到2029年了还能保证按时交船,换你是船东也得选中国。 更关键的是技术,以前韩国总拿LNG船技术说事儿,说这是“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”,焊缝精度要控制在0.5毫米内,殷瓦钢焊接技术被垄断了二十年。 可现在中国早就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,从2008年第一艘国产LNG船下水,到现在自主研发的船型横扫全球,全球每10艘LNG船里就有7.7艘是中国制造,韩国只剩个零头。 马士基选的中国船厂也都是硬角色,新时代造船去年一口气交了6艘15000TEU巨轮,扬子江船业造的船体分段误差比头发丝还细,这技术实力根本藏不住。 韩国自己也不争气,这些年净吃老本,LNG船的围护系统二十年没升级,中国都更新到第三代了他们还在啃老。 而且他们还死扛高价,一艘船非要赚30%的利润,中国船厂只赚10%照样活得滋润,因为咱们有全产业链撑着。 船舶制造要上百万个零部件,中国从特种钢材到双燃料发动机,上千家配套企业能形成产业集群,上海、江苏两地就有117家LNG船配套企业,不用看任何人脸色。 韩国呢?产业早就空心化了,焊工平均年龄都45岁以上,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去船厂,产能根本跟不上,想接大单都没人干活。 现在再看数据,韩国1月那62%的份额就是昙花一现,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接订单占全球67.3%,手持订单占65.2%,三大核心指标全是全球第一。 新西兰政府最近都取消了韩企的项目,把渡轮订单给了中国,这就是最直接的认可。 美国想搞小动作征收所谓“服务费”打压咱们,结果订单照样往中国飞,前三个季度船舶出口就超401亿美元,今年肯定能破纪录。 说到底,韩国造船业就是虚胖,靠短期订单数据自嗨,真遇到高端大单和长期竞争,根本顶不住。 中国这是实打实的厚积薄发,二十多年深耕技术,铺全产业链,提前布局绿色船舶,现在全球航运减排的风口来了,咱们正好踩在点上。 马士基这40艘订单只是开始,以后还会有更多大单来,毕竟中国制造现在靠的不是低价,是技术、效率和产业链的硬实力,不服都不行。韩国媒体当初的狂欢,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,真要比实力,他们还差得远呢。 参考资料: 人民日报《全球第一!有造船订单排到了2029年》 中国新闻网《中国造船业交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》 环球时报《取消韩企项目,新西兰选择中企造船》

0 阅读:59

猜你喜欢

承影简史

承影简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