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连斯基刚刚宣布,乌克兰收到了德国交付的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,这使前线形势多出一分变数。这事儿说起来没什么悬念,但德国终于把答应的装备送来了,时间还是挺值得琢磨。德国今年年初确实有过承诺,可中间拖拖拉拉,到11月才落地,这其中够乌方等着着急了吧? 每次“爱国者”交付,总要配上训练一个来回。乌军去年就拿到了美国的同款导弹,今年荷兰也跟上节奏,但训练和部署拖慢了进程。官方数据说九月就训练好了德国那批操作员,这次倒没给乌方再添技术难题。前后加起来,一套系统一年内能遍布乌西部、中部和北部几个关键区域,理论上厉害,实际上谁又知道会出什么状况? 能源站这段时间被轰的不轻,乌方急着要能顶得住头顶导弹的防空网。泽连斯基几次讲话,把防空说得比什么都重,主要是补给线、安全,这些话听听也正常。可装备到位了,真的能彻底扭转局势?这问题好像哪边站都不太稳。 军事圈的人关注的是,德国这套“爱国者”,能搭着乌现在的“IRIS-T”和S-300用,能覆盖远、中、近程,对弹道导弹有百公里以上射程。但系统之间的融合,数据链、后勤、弹药,还是得靠外部支撑,不然光一两套设备,事情也未必顺着乌方想象的发展。 乌克兰搞防空系统,总说是构建“完善防御网络”,其实更多是变成各国力量的指标。美国、德国、荷兰都掺上一手,彼此配合到底多深,还是需要时间来证明。你说要彻底解决冲突,靠军事装备撑着,总觉得离结局还差那么一口气。 国际援助持续性是决定乌方后劲的关键。 倒过来光有装备,再多软件和硬件,最后还是绕不开外交谈判。防空系统能挡住一时攻击,能保住补给线,可大局想要稳定,还是要回到桌面上谈。 有时候觉得,技术装备不如管用。说了这么多,你们觉得这一轮交付真能改变什么吗?别说局势,民生问题谁能管彻底?没人还能答得太死吧! 德国这步棋,刚下完,棋盘居然更复杂了。谁知道下一个会是哪国出手,还是扎堆讨价还价? 总归一件事装备到手,也许力量多一分,但局势,根本舍不得翻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