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是中国的,日本表态。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中国会面时的一句话,让整个东亚的

红雯看国际 2025-11-03 17:29:03

台湾是中国的,日本表态。

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中国会面时的一句话,让整个东亚的空气都紧了几分,她明确表示,日本在宝岛问题上将坚持 1972 年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,那份联合声明白纸黑字,一目了然,日本明确表达,对中国政府 “宝岛是中国领土一部分” 的立场。

要弄明白这个立场的分量,得先从 1972 年那份声明的 “出身” 说起 —— 当年中日能打破数十年隔阂建交,核心就是这份文件里的政治共识,其中关于宝岛的表述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客套话,而是两国建交的 “定海神针”,相当于给双边关系立了个不能碰的规矩,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在建交这种大事上拿核心领土问题开玩笑,日本当年愿意白纸黑字认下,本质上也是承认历史事实,总不能连二战后国际社会定下的规矩都不认吧?

宝岛从来就不是 “无主之地”,更不是日本能随便置喙的地方,早在甲午战争后,日本曾通过不平等条约窃取宝岛,但二战结束后,《开罗宣言》《波茨坦公告》明明白白写着,日本必须把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,这其中就包括宝岛。

当时日本签字投降,等于已经认了这个账,1972 年的联合声明不过是把这个历史定论再以双边文件的形式确认一遍,相当于 “再签一次字”,总不能过了几十年就翻脸不认账吧?要是真敢改立场,那不是打自己二战后 “遵守国际秩序” 的脸吗?国际社会看着呢,日本还想在东亚当 “规矩人”,这点底线要是破了,谁还信它?

再看现实利益,日本现在可没底气在宝岛问题上瞎折腾。就说经济吧,2024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差不多有 3500 亿美元,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,日本那些靠中国市场吃饭的企业,比如丰田、本田汽车,一年在中国能卖上百万辆,索尼的电子元件、松下的家电,多少都得靠中国市场撑着。

要是日本真敢在宝岛问题上跟中国对着干,先不说政治上的后果,单是经济上的损失就够它喝一壶的 —— 中国市场要是对日本某些产品收紧,日本企业的业绩就得往下掉,股东们不闹才怪,政府还得靠企业纳税呢,总不能为了点政治小动作断自己的财路吧?这账谁都会算,日本再糊涂也不会做赔本买卖。

还有国际社会的大环境,联合国 2758 号决议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明确了,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,这里面自然包括宝岛,当时日本也是投了赞成票的。

现在要是日本敢偏离这个立场,等于违背自己当初在联合国的投票,这不是明摆着 “言而无信” 吗?其他国家不说,光是东亚周边国家就得琢磨:连联合国决议都敢不认,以后跟日本打交道还能信它的话?

而且现在全球都讲究 “一个中国” 原则,除了少数几个跳梁小丑,没哪个正经国家会在这个问题上跟中国对着干,日本要是想当这个 “出头鸟”,先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国际社会的压力,毕竟孤家寡人的滋味可不好受。

之前也有过日本个别政客想在宝岛问题上 “耍小聪明”,比如有个前官员曾在公开场合说些模棱两可的话,结果没几天日本外务省就赶紧出来 “灭火”,重申 1972 年联合声明的立场,生怕真把中国惹毛了。

日本政府心里门儿清,个别政客的 “嘴炮” 归 “嘴炮”,官方立场可不能乱改,真要是把关系搞僵了,先不说中国的反制措施,光是东亚地区的稳定就会受影响,日本自己也在东亚过日子,总不能天天看着周边局势紧张吧?而且日本在能源上大部分靠进口,很多能源运输线路都得经过中国附近海域,要是关系不好,运输安全都成问题,这可不是小事。

说穿了,高市早苗这次的表态,与其说是 “突然明确”,不如说是 “回归常识”,日本要是真敢在宝岛问题上突破底线,那就是既违背历史、又违背法律,还损害自己的现实利益,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。

东亚的空气之所以 “紧了几分”,不过是有些势力总喜欢炒作这个话题,想挑动矛盾,但从日本的实际行动来看,它还没傻到愿意为了这点事跟中国彻底闹僵。

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,经济、科技、军事实力都摆在那儿,日本要是真敢踩红线,后果可不是它能承受的,与其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,不如老老实实守住 1972 年的共识,至少还能保住双边关系的基本盘,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,总不能为了迎合少数外部势力,把自己的好日子给作没了吧?

信息源:“高市收敛了对华强硬的鹰派色彩”,学者:听其言,观其行----京报网

0 阅读:116

猜你喜欢

红雯看国际

红雯看国际

国际新鲜事每天更新,谢谢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