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后买家浮出水面!买走李嘉诚港口实际控制权的,可能不是特朗普也不是贝莱德,这个真正买家操控大半个地球,贝莱德也就只是个交易的中间商…… 全球航运的暗流涌动,一笔港口交易搅动风云:李嘉诚的帝国悄然易主,表面买家贝莱德风头正劲,实则只是过桥人。谁在背后操控半个地球的货物流转? 2025年3月4日,长和集团在港交所扔出一枚重磅公告:以228亿美元的价格,把旗下和记港口80%的股权卖给贝莱德领头的财团。这批资产覆盖23个国家43个港口终端,年处理量高达6000万标准箱,里面还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。 中国海运贸易有两成以上得靠这条运河过关,港口调度一卡壳,出口链条就得跟着抖三抖。 长和的算盘打得响。2024年集团营收4766亿港元,净利润却滑了27%到170亿港元,港口业务现金流吃紧。 卖掉海外资产回笼资金,转头投电信和零售,本是商业常态。可这买卖避开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港口,专挑海外打包,难免让人多想。贝莱德这美国巨头,手握10万亿美元资产,表面上看是主角,牵头协调全球基础设施伙伴GIP的注资,专攻巴拿马那两个敏感港口。 4月2日,巴拿马交易文件签了,贝莱德拿下90%股权,动作干净利落。 但细抠细节,贝莱德这角色就露馅了。它提供杠杆资金,帮着撮合,可运营大权没沾边。真正接盘的,是瑞士地中海航运公司MSC,通过它的码头投资有限公司TiL,主导了41个港口的控制。 MSC年运力超500万标准箱,早就是航运老大,这次砸190亿美元,一跃成全球最大港口运营商,网络直铺欧亚非。 贝莱德退到幕后,当了中间商,帮MSC避开美国外资审查的雷区。交易从3月磋商到4月敲定,历时一个多月,MSC财团还击败了9家对手,股权追溯下去,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影子也冒出来了。 新加坡这位置,卡着马六甲海峡,亚洲一半海运流量得从这儿过。GIC持股MSC后,加持这些港口,影响力直线上升,全球航运链条一半落入掌控。长和保留了深圳盐田港和香港葵青港,年处理2200万标准箱,表面保住了核心,可海外节点易手,贸易隐患就埋下了。 特朗普时代的中美摩擦还没散,巴拿马港口这事儿又被美国国会盯上,民主党议员直呼国家安全风险,交易一度延期。 贝莱德3月31日首度回应,强调合规,可没提MSC的主导,留下一堆问号。 这笔交易是外资在关键海运节点上的一次渗透。巴拿马运河对中国出口太要紧,港口调度一变,通行费涨了、优先权没了,中国货轮成本就得跟着水涨船高,供应链脆弱性放大。长和的决策,商业逻辑站得住脚,可忽略了国家整体利益,暴露了企业与战略脱节的毛病。 搁我们这儿看,这提醒大家,关键基础设施不能光靠市场自发,得国家兜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