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种预感, 王家卫不会再有好作品了, 不是因为他塌房,更不是他江郎才尽,而是演员不会再跟他合作了。 这话听着有点绝对,但仔细一想,不是没道理。辛芷蕾那个事就挺典型的,一个镜头争执,直接一个月见不到导演。这哪是拍戏,简直是冷战。红毯上连自己有没有戏份都不知道,听着都心酸。不止她,金婧直接被删光,宋慧乔熬三年剩五分钟,老粉想起来都替张国荣他们不值。 但话说回来,王家卫要是真那么容易合作,也就不是王家卫了。你看梁朝伟,被折磨到回家一边拖地一边哭,可《花样年华》的周慕云成了经典。张震为《一代宗师》练成全国冠军,戏份说删就删,可那份专注劲儿反而成了圈内美谈。这种极端追求,成就了他,也成了现在合作的绊子。 时代不一样了。以前演员愿意耗,市场也等得起。现在?档期排到明年,资本在后面催着,谁陪你玩“感觉不对重来一年”的游戏?辛芷蕾们敢公开说出来,本身就说明演员话语权在变强,不再默默忍受“为艺术牺牲”了。 王家卫像是个活在慢时代的工匠,对手艺有极致要求。但现在的剧组是高速运转的机器,每个零件都得严丝合缝。机器等不了工匠,工匠也看不上流水线。这才是最根本的矛盾。 所以问题不是谁对谁错,是这套创作方式还玩得转吗?《繁花》拍三年,还能有几个项目这样烧时间烧钱?下次再找大牌演员,人家会不会先摸摸口袋看看档期表? 或许好作品真的需要互相折磨。但折磨总得有个限度吧?把演员磨没了,光杆导演还能拍出啥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