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怪特朗普要出面找普京会谈,原来,俄罗斯包围了乌军31个营的兵力,目前,有超过1万名乌军目前处于被俄军包围的状态,其中在顿涅茨克州红军城方向,有31个营的乌军共约5500人陷入俄军包围之中。 俄乌战场在库皮扬斯克,乌军一部被俄军堵在了里头,想突围好几次都没成。 俄军早就把跨过奥斯科尔河的渡口占了,等于把这股乌军的退路断得干干净净。 更关键的是顿涅茨克的红军城,乌克兰前副部长都承认丢了控制权。 俄军从几个方向收紧包围,把出城的路都用火力封死了,空中补给也被防空系统拦着,里头的乌军弹药和吃的都快耗完了,已经有士兵开始投降。 红军城这地方可不是普通小城,控制着两条铁路和好几条公路,是乌军在顿巴斯的后勤枢纽,这地方一丢,整个顿巴斯的补给线基本就断了,后面的防线跟着要塌。 乌军本来就缺人,打了这么久,能上前线的本土士兵没多少,里头六成都是外籍雇佣兵,装备也跟不上,欧洲的援助降了不少,炮弹都不够用,面对俄军的轰炸根本扛不住。 而特朗普和普京从年初就开始通电话,还派代表团在利雅得、伊斯坦布尔碰了好几次头,八月份干脆在阿拉斯加坐下来聊了两个多小时。 一开始特朗普喊着要“迅速结束冲突”,普京也说愿意谈,但得解决“冲突根源”。 本来都约好要在布达佩斯再谈,结果没几天特朗普又变卦取消了,说是俄方条件太苛刻。 核心矛盾其实很清楚,俄方要乌克兰让领土、保证不加入北约,还得停止军援才肯停火;美方想先停火再谈,说白了就是想先把战事按住。 战场这局面摆出来,特朗普急着谈的心思就全明白了,美国给乌克兰的援助不是大风刮来的,这么多年砸进去上千亿美元,财政赤字都跟着涨了不少,国内早就有意见了。 现在乌军被围了上万兵力,等于精锐折了一大块,再援下去就是填无底洞,划不来。 更重要的是美国想把精力转去别的地方,毕竟他们一直把印太当重点,总被俄乌冲突拖着,那边的部署都受影响。 所以才逼着乌克兰接受“割地停火”,本质上就是要把乌克兰当成弃子,赶紧从这场消耗战里抽身。 普京这边倒是稳坐钓鱼台,手里有战场优势,谈判桌上腰杆自然硬,俄军把乌军围住后,没急着硬攻,反而放出话来愿意接受投降,保证人道待遇。 这招够精明,既减少自己的伤亡,还能瓦解剩下乌军的士气,毕竟看着同伴投降,自己又没补给,谁还愿意硬拼。 之前马里乌波尔战役就用过这法子,现在不过是故技重施。 而且俄军占着红军城一大半地方,库皮扬斯克也控制了不少区域,等于拿着实实在在的地盘当谈判筹码,开口要条件的时候自然有底气。 阿拉斯加会谈时普京说尊重美方“尽快结束冲突”的立场,其实就是看准了美国想收手,等着对方让步。 欧洲那些国家这会儿别提多尴尬了,之前跟着美国一起援乌,现在美国要撂挑子,他们也撑不住了,援助金额降了不少。 匈牙利、塞尔维亚这些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国家,已经偷偷开始和俄方谈能源合作了,他们怕美俄两家私下把账算完,自己之前的投入全打了水漂,还得直面俄罗斯的地缘压力。 乌克兰更惨,泽连斯基嘴上说“不放弃一寸领土”,但前线指挥官都公开说守不住了,内部对局势的判断都吵成一团。 没了美欧的援助,手里的兵又被围了,除了硬扛根本没别的办法,可硬扛的资本早就快耗光了。 好多人觉得这是美俄在掰手腕,其实根子上还是大国在算自己的利益账,美国是嫌援乌太费钱,耽误了自己的全球布局;俄罗斯是靠战场优势拿实惠,想一劳永逸解决西部安全问题;欧洲夹在中间左右为难,想保安全又不想出钱。 最惨的是乌克兰,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,领土和人命都成了谈判的筹码。 俄军围歼乌军不是为了单纯杀人,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多要好处;特朗普找普京会谈也不是为了和平,是为了给美国找台阶下,好把资源转去别的地方。 战场赢不来的,谈判桌也拿不到,大国算不清的,小国就得买单。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,早就不是谁正义谁不正义的简单话题,全是利益的权衡和实力的较量。 被围的乌军命运,其实早就被美俄的算盘框定了,乌克兰的领土问题,最终也得看这两个大国的脸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