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宣布了,要召回大约700辆此前配发给高级军官的中国产汽车,理由是担心存在数据安全和监控隐患。 这话听着是不是挺耳熟?但你把这事的前因后果捋清楚就知道,这既不是专门针对中国,也算不上啥信任危机,更像是军事这块儿的特殊规矩。 先说说这批车的情况。主角是奇瑞的瑞虎8 Pro,从2022年开始,一批批发给了以色列国防军的中校、上校级军官。选它也是有原因的,这些军官大多家里人多,瑞虎8 Pro是七座的,刚好能满足家庭用,实用得很,所以才成了军方采购的热门货。这两年多,这些车一直是军官们的日常座驾,没出啥问题,直到今年,风向突然就变了。 情况变了,是从以色列军方一道禁令开始的:从今年起,中国产的智能汽车不准进军事基地。紧接着,总参谋长直接下命令,把这700辆奇瑞车全收回来,动作又快又干脆。核心担心的点也很具体,就是怕车里的硬件“走漏消息”。 军方列出来的敏感零件有车载摄像头、内置麦克风、雷达还有定位模块,担心这些东西会悄悄记下来军事基地在哪儿、军官们常去什么地方这些敏感信息。 要是站在军事安全的角度看,这种担心也不是完全没谱。现在的智能汽车早不是只带四个轮子的“大沙发”了,而是装满了各种传感器的移动智能设备。定位模块能实时记着车开去哪儿了,要是军官开车进出于保密的地方,位置信息就有泄露的风险;摄像头和麦克风虽说主要是帮着开车、跟车机互动用的,但在特殊情况下,确实有采集信息的可能。 以色列常年都在安全敏感的环境里,对军事信息的保护向来是一点风险都不愿留,哪怕只是潜在的问题,也得掐灭在苗头里。 但话说回来,把“可能有风险”直接当成“肯定会泄密”,就有点过头了。中国汽车企业做出口生意,早把数据安全当成了底线。像奇瑞这样的车企,出口的车都得符合当地的安全规定,数据存哪儿、怎么传,都有严格的规矩,不会随便碰信息安全的红线。 而且这批瑞虎8 Pro是民用车型,本来就不是为军事场景设计的,压根没有专门收集信息的功能,所谓的“监控隐患”,更多是凭着设备功能瞎猜,不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。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里的反差:当初买它,是因为车符合需求;现在收回去,是因为军事场景的安全要求不一样了,本质上就是“用的地方变了,安全标准也得跟着变”。 以色列军方没说奇瑞车质量有问题,也没说中国企业做了啥出格的事,就是单纯觉得民用智能汽车的安全标准,跟不上军事领域的保密要求。这种就事论事的态度,和有些国家动不动就拿“安全”当借口搞贸易壁垒,完全是两码事。 其实这几年,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上越来越有存在感,不光老百姓买车会选,有些国家的公务车、执法车也常用中国车。这背后靠的是车的性价比高、实用,也是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业的认可。而军事领域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本来就特别严,别说中国车了,其他国家的智能设备想进军事核心区,都得经过一层又一层的检查。 所以说到底,这次700辆奇瑞车被收回去,更像是军事安全上的一次常规调整。没必要过度解读成“中国车不安全”,也犯不着上升到外交层面。对中国车企来说,这倒是个提醒,随着智能汽车卖到更多地方,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,安全方面的适配得做得更细致。 对咱们旁观者来说,看明白这事背后“用的地方不一样,要求就不一样”的道理,比跟着瞎起哄更重要。毕竟,好用的东西不会因为一次特殊调整就没人要,中国汽车在全球的路,还在稳稳地往前走呢。

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	
								
执着
你怕不安全,他也怕不安全,现学现卖,算你6[哭笑不得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