窦建德攻克黎阳,俘虏了李渊的妹妹同安公主,窦建德待以客礼,不久后将人释放。然而,等后来窦建德被俘后,却被李渊毫不留情的斩杀。 武德四年七月,长安西市刑场,一颗花白头颅滚落在地。围观的百姓都听见了犯人临死前的高喊:"我释放了同安公主,今天竟落得如此下场!" 时间回到两年前,窦建德的夏军刚刚攻下黎阳城这座重镇。当士兵押着一位衣着华丽的老妇人走进军帐时,这位河北枭雄皱起了眉头。 "跪下!"士兵大声呵斥,老妇人却挺直腰板:"我是大唐同安公主。" 出乎所有人意料,窦建德竟然起身回礼:"请公主到别馆休息,我们会以宾客之礼相待。"幕僚们面面相觑,有人低声提醒:"这是李渊的亲妹妹,正好可以用来牵制唐军。" 窦建德望着帐外残破的城墙,缓缓说道:"争夺天下的人,不该为难妇孺。" 同安公主在敌营中度过了十个月,这段日子出乎意料地平静,她有自己的院落、侍女,甚至每逢节日都能收到窦建德派人送来的应季礼物。当李渊的使者带着重金前来谈判时,窦建德爽快地同意放人。 "大王请三思啊!"心腹将领劝他,"今天放虎归山,将来必成祸患。" 窦建德的目光却看向了黎阳城头飘扬的夏字大旗:"如果连一个老妇人都不敢放,我们和暴虐的隋朝有什么分别?" 这个决定,在当时看来确实展现了王者的气度。送行那天,他甚至特意吩咐准备马车,免得公主旅途劳累。当马车声渐渐远去时,没有人想到这辆马车带走的不仅是李唐的公主,更是窦建德最后的生机。 转眼到了武德四年五月,虎牢关外的战场上,李世民的精锐骑兵撕裂了夏军阵型。当窦建德被长矛刺中落马时,他可能还在困惑:为什么那些曾经拥护他的民心,在李世民的铁骑面前如此不堪一击? 在被押往长安的路上,这位失败者始终保持着奇怪的镇定。经过潼关时,他甚至对守关的唐将点评了几句防务工作。 长安的囚笼里,他与另一个俘虏王世充相遇。这个老对手蜷缩在角落,精神萎靡:"李渊会饶我们不死吗?" "我对他妹妹不错。"窦建德的声音在囚笼中回荡,不知是说给王世充听,还是说给自己听。 与此同时,大唐的朝堂上正在上演一场决定生死的辩论。 "窦建德很得民心,不杀必定后患无穷!"太子李建成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。 李世民沉默不语,他想起战场上那个冲锋在前的窦建德,与目前囚笼中憔悴的老者判若两人。 在深宫之中,同安公主确实为窦建德向兄长求过情。她详细叙述了在窦营受到的礼遇,最后说:"这个人虽然是反贼,但懂得礼数。"但她的声音很快被主张处死的人的声音淹没。 当天晚上,李渊想起窦建德释放妹妹的恩情,更想起这个人在河北"鼓励农耕,境内没有盗贼"的政绩。但最终,帝王的谋略还是压过了私人恩情,河北的民心都系于窦建德一身,这个人如果活着,大唐永远不得安宁。 处决那天,有很对长安百姓前来围观,有人向囚车扔烂菜叶,也有人偷偷抹泪,其中不少是曾在河北经商的商人,他们始终记得窦建德治理下"商旅可以在野外露宿"的太平景象。 刑场上,监斩官问窦建德有没有遗言。他仰天大笑:"我释放同安公主,不是为了活命。但是唐主杀我,河北必定会反!" 刀光闪过,预言也成了真。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闼很快举起反旗,河北大地再次陷入战火。李渊此时或许才明白,他杀的不只是一个枭雄,更是河北的民心。 信源:《旧唐书·窦建德传》 文|一阳 编辑|史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