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小米YU7也经过专业拆解,可以说安全这块堪称“武装到牙齿”。小米YU7全网首拆
前防撞梁用了铝合金材质,标准"目"字形截面搭配田字形诱导槽,1484毫米长度实现74.4%的覆盖率,厚度足实得肉眼可见,即便25%小角度偏置碰撞也能有效吸能,避免冲击直接传导至机舱,比很多"口"字形或单层冲压件实在太多。
更硬核的是A柱采用2200兆帕热气胀工艺,A、B柱内侧还嵌了超强钢防滚架,顶压和钻卡场景下能稳稳守住乘员空间。
电池防护更是下了血本!四根高强度横梁均匀分布,其中2根1500兆帕、2根2000兆帕,前端还专门加了1500兆帕的防挂底横梁,相当于给电池包配了专属防撞梁。14层物理防护层层加码,底部8层防护+防弹涂层筑牢底线,再加上17层高压绝缘防护,把安全隐患挡得严严实实。
小米汽车从SU7到YU7,应该让不少人明白了一个道理。凡是可以量化,可以拆解出来看的,小米的车在这方面就是顶尖水准,明眼人一看就明白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