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不其然 多家外媒突然报道了。 按《华尔街日报》援引的多家咨询机构口径,

琼琼无忧的沙滩 2025-11-05 17:13:59

果不其然 多家外媒突然报道了。 按《华尔街日报》援引的多家咨询机构口径,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原油进口量接近每天1100万桶,其中自3月起约有100万桶/日被持续入库。我的判断很简单:这是在抓紧窗口做能源安全的底盘,顺带把价格波动稳住一点。 从进口规模看,1100万桶/日这个量级,已经接近甚至超过部分产油大国的日产。外媒称这背后是“需求没那么强却囤了很多”,但现实是国内炼厂装置开得并不低,二季度多家大型炼厂满负荷运行,入库更多是把手里可得资源先装进去。把货握稳,后面用起来才不被动。 再看来源结构,俄油折价是今年的重要变量。受西方限制,乌拉尔原油贴水长期存在,海运船队和保险也走了替代通道,亚洲买家获得了谈判空间。对照欧洲被迫找替代、运距更长、成本更高的处境,中国把可买到的桶先锁住,性价比清晰。 库存规模上,多家机构估算总储备在12亿—13亿桶区间,包含战略与商业。折算到当前国内加工节奏,有机构给出的覆盖天数区间在60—90天。这个区间给应对运输受阻、产油国减产等突发因素留出了回旋余地,强调的是可持续性而不是短冲。 价格层面,外媒自己也承认,中国的增购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。对照美国在2022年大量投放本国储备、把库存打到近四十年低位,如今其补库节奏谨慎,市场边际托底力量更多来自亚洲需求。市场用成交量说话,这点并不复杂。 关于“是否在为大事做准备”,这更像分析师的标题化表述。能确认的是,国内近期也在增持黄金、优化资产结构,这类组合动作提升抗风险能力。把变量分散开,遇到外部冲击时少受牵连,这是一种常规操作,不必过度解读。 还有人提到结算手段的变化。跨境支付系统CIPS这几年稳步扩容,人民币结算在部分大宗交易中的占比在缓慢抬升。有外媒把“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”作为趋势判断,这需要继续观察,但多元化方向是确定的。 对比运力与航线,今年红海通行不畅、运价抖动频繁,油轮绕行带来时间成本。手里有库存,就能在航期拉长时平滑供应节奏;没有库存,就只能被动跟着运价走。这是供给链管理的基本功。 再看产油方,OPEC+延长自愿减产直至年末,后续安排还未落定。中国把库存提上去,可以减少对单一时间窗口的依赖。市场不确定时,节奏管理比单笔价格更要紧,这在炼化企业的采购计划里体现得很清楚。 外界还担心所谓“供过剩”。但国内成品油、化工原料链条长、消化能力强,库存与加工之间有配套设施承接。与其把油留在海上漂着,不如按计划入库,再按需出库,整体成本更可控。 如果把时间线拉到明年,多家机构预计中国仍会根据价格与到港情况,继续稳步增储。这个判断不夸张,原油是长期资产,补库是过程而不是一锤子买卖。 说到底,囤油不是噱头,是把能源底子打厚。先把该有的量放到位,市场就少一点突发的惊慌,企业也能把生产节拍握住。把基础工作做细,后面的选择空间就大了。

0 阅读:368

猜你喜欢

琼琼无忧的沙滩

琼琼无忧的沙滩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