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也不希望中国超过美国吗?其实跟美国比起来,俄罗斯更怕中国崛起,因为他们担心,一个强大的中国可能会搅乱现在的国际格局,特别害怕我们提起那些历史遗留问题。1858 年的时候,清朝正被英法联军打得抬不起头,沙俄趁机逼清政府签了《瑷珲条约》。 19世纪中叶,清朝面临内忧外患,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,英法联军直逼天津,北京城告急。沙俄抓住机会,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军沿黑龙江推进,利用清廷无力北顾的空档,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瑷珲签下条约。这份文件直接划定黑龙江以北、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归俄所有,那片区域土壤肥沃,森林茂密,本是清朝传统渔猎地。条约还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中俄共管,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仅限两国船只通行,彻底改变了1689年尼布楚条约的旧界。清政府虽未正式批准,但沙俄已通过移民和军事据点实际控制该地,奕山因此遭革职处分。这次扩张让沙俄远东版图大增,奠定其太平洋出海口基础,却也埋下中俄关系的长期隐患。 两年后,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,咸丰帝逃往热河途中病逝。恭亲王奕䜣留守北京,面对俄使伊格那提也夫的施压,在礼部签下北京条约,确认瑷珲条款,并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连同库页岛全归俄管。西段界线顺山岭河流调整,斋桑泊以北地带尽失,总计中国丧失超过100万平方公里领土。这两份条约标志沙俄在远东的野心得逞,利用清朝积弱,蚕食边疆。江东六十四屯居民被迫迁徙,渔业和狩猎传统中断,东北海岸线从此断绝。沙俄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斯基伯爵,海兰泡改名布拉戈维申斯克,俄移民车队源源东进。 进入20世纪,中苏关系起伏不定,边界问题多次引发冲突。苏联时期,基于瑷珲和北京条约的领土模糊性,成为边境摩擦的导火索。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,双方加强军事对峙,但也启动谈判。1991年中苏国界东段协定初步确认边界,排除黑瞎子岛等争议点。1999年中俄国界线东段叙述议定书细化勘界,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明确无领土要求。2004年中俄边界东段补充协定最终划定疆界,黑瞎子岛暂搁置。2008年,中俄协议将黑瞎子岛一分为二,中国获东半部约170平方公里,俄方得西半部,总争议基本解决。这过程耗时数十年,体现了外交妥协,却未抹去历史记忆。俄罗斯虽庆祝边界稳定,但内部始终警惕中国对旧约的潜在不满。 如今,中俄贸易规模已超2400亿美元,2024年远东地区四成外贸依赖中国东北。能源合作是重头戏,俄罗斯石油出口中中国占45%,煤炭近一半,管道天然气23%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输送500亿立方米,2025年计划增至550亿。农业领域,中国企业进驻远东,开发大豆和玉米农场,帮助填补俄粮食缺口。但合作并非一帆风顺,俄罗斯远东621万平方公里土地,仅800万人口,年轻人仅占18%,劳动力短缺严重。中国工人填补空缺,却遭60%本地雇佣比例限制,许多项目因招不到人而撤资。2024年中国对俄汽车出口达106万辆,占俄市场大头,但俄方担忧经济依赖加剧,影响本土产业。 俄罗斯远东开发是普京政府重点,2024年设立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五地为国际超前发展区,免税10年吸引外资。中国投资涌入能源、公路和农场,2025年黑瞎子岛联合保护开发规划签署,路线图包括生态优先。但俄方规划中科技园位置压中国丹顶鹤栖息地,引发分歧。稀有金属开采禁外资独资,能源项目须与俄国企合营,数据服务器置俄境内。这些规定表面欢迎,实则紧握控制权。黑瞎子岛开发一度停工,因俄想填浅滩建港,中方坚持环保,最终折中方案推进。俄罗斯人口老化,新生儿登记屡创新低,2024年失业率仅2.3%,但通胀加速,央行利率升至历史高位。远东空旷,俄方既需中国资本,又怕人口和经济影响力倾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