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兰又发生大事了 说真的,荷兰这波芯片断供的操作,刚听说时我心里也咯噔一下。但仔细琢磨后,反倒觉得这未必是坏事,就像打游戏时突然被断了补给,反而逼着你开发新技能。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荷兰敢这么硬来,背后站着的是谁,想想看,ASML去年对华出口直接腰斩,现在干脆彻底断供,这套组合拳要是没有华盛顿点头,可能吗?不过说实在的,他们这笔账算得可不怎么聪明。ASML去年在东方大国市场少赚了60%,其他地区的业绩也没见起色,这不典型的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”么? 咱们的底子其实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厚实,虽然每年芯片进口额高达4000亿美元,但中低端芯片的自给率已经超过75%,这个数字很多人都没意识到,就拿华为来说,被制裁这四年,反而憋出了Mate60这样的惊艳产品。这不禁让我想起老一辈常说的:当年搞两弹一星,不也是被逼出来的? 说到这里,我倒想问问荷兰人:还记得东芝的教训吗?当年日本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,美国一纸协议就直接把它打回原形,现在想对东方大国复制这招?怕是打错了算盘。现在的全球芯片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三星30%的收入靠东方大国市场,台积电的大陆订单也占了三成,真要撕破脸,谁的日子都不好过。 最让人欣慰的是咱们的进步速度。中芯国际的14纳米已经量产,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也在紧锣密鼓地测试中,更关键的是,全球芯片人才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人——这可是一张王牌。我有个在芯片行业工作了十几年的朋友说,现在整个行业的干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。 前两天和一位华为的工程师聊天,他说了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:“被制裁这四年,团队反而更团结了,以前总想着买现成的,现在大家都在钻研核心技术。”这话让我深有感触——有时候,压力反而是最好的催化剂。 说实话,荷兰这步棋走得真不怎么样。今天能断供东方大国,明天就能断供其他合作伙伴,这么搞下去,以后谁还敢放心跟他们做生意? 不过话说回来,芯片自主这条路早晚都得走。现在有人逼着我们加速,反倒省得我们再犹豫了。虽然短期内肯定会有阵痛,但长远来看,未必不是件好事。就像我们常说的:那些杀不死你的,终将使你更强大。 读者朋友们,如果你也认同这个观点,不妨点个赞,转发给更多朋友看看。让我们为中国芯片加油,为自主创新喝彩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