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羽张飞能文能武,社会地位也比刘备高,为何却一定要跟着刘备? 关羽张飞早年虽有

非常盘点中 2025-11-06 01:28:55

关羽张飞能文能武,社会地位也比刘备高,为何却一定要跟着刘备? 关羽张飞早年虽有本事,社会地位也确实比织席贩履的刘备体面些。张飞是涿郡本地有田产的人家,关羽虽流亡到此但身手不凡,而刘备那时还靠着贩卖草鞋勉强糊口。 可偏偏这两位后来的 “万人敌”,死心塌地跟着刘备一路颠沛,哪怕多次身陷绝境也从没动过离开的念头,核心就在于刘备身上有种能 “焐热人心” 的魔力,这魔力比高官厚禄管用百倍。 东汉那时候等级规矩重得很,《王度记》里早把上下尊卑写得明明白白:天子驾六匹马,诸侯驾五匹,普通百姓只能用一匹马拉车,逾越了就是犯法。 刘备虽说早年落魄,可好歹是皇族后裔,后来靠着平定黄巾起义混上了县尉、县令,算正经的士阶层,出门至少能配三匹马的车驾。 但他见了关羽张飞,半点架子没有,《三国志》里写得清楚,三人 “寝则同床,恩若兄弟”,在大庭广众之下,关张侍立在刘备身边终日不离,私下里却能同睡一张床、同坐一张席,这种待遇搁在当时,就像现在的县委书记跟普通百姓称兄道弟,能不让人动容吗? 刘备对人的好从不是装出来的,这点连刺客都能打动。他当平原国相时,有个叫刘平的人看不起他,派刺客去行刺。结果刺客上门,刘备压根没察觉对方身份,还拿出贵客的礼数招待,好吃好喝伺候着。 刺客被这份真诚戳中了心,居然主动坦白实情后离开了,史书里说 “其得人心如此”。对陌生人都能这般厚待,对关羽张飞就更不用说了。 他们刚跟着刘备招兵买马时,还没 “万人敌” 的名气,刘备却一眼认准了这俩是块料,把他们当 “国士” 般敬重,这种被珍视的感觉,是关张在别处找不到的。 后来曹操也试过拉拢关羽,封他偏将军、赐他汉寿亭侯,出门同乘一辆车,吃饭同坐一张席,待遇够丰厚了吧? 可关羽心里门儿清,他跟张辽说 “吾受刘将军厚恩,誓以共死,不可背之”,后来果然在立了战功后,把曹操给的封赏全封存好,千里走单骑回归刘备身边。 曹操给的是名利,刘备给的是交心。当年刘备被吕布打败,连妻子孩子都丢了,关张没弃他而去;后来刘备投奔袁绍,袁绍亲自出城二百里迎接,这般礼遇下,刘备依然把关张的位置看得比什么都重,这种患难与共的情分,早把三人绑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。 更关键的是,刘备让关张看到了 “奔头”。他不像其他诸侯只把武将当工具,而是真的信任他们、重用他们。张飞刚跟着刘备时,就被委以领兵的重任;关羽更是能独当一面,刘备入蜀后直接把荆州交给了他。 这种 “你把我当国士,我必以国士相报” 的默契,正是战国时豫让说的 “士为知己者死” 的道理。关张在乎的从来不是一时的社会地位,而是有人能懂他们的本事、敬他们的为人,而刘备恰好就是那个懂他们的人。 说到底,关羽张飞跟着刘备,不是图他的出身或财富,而是图他那份打破等级的真诚、患难与共的坚守。就像刘备对待刺客都能掏出真心,对待自己人自然更是掏心掏肺。 人心都是肉长的,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乱世,这份 “同床共寝、誓以共死” 的情谊,比任何高官厚禄都更让人踏实。这也难怪关张会一辈子跟着刘备,哪怕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,始终不离不弃。

0 阅读:34
非常盘点中

非常盘点中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