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,坚持反对两岸统一,郑丽文的举动也让中国人寒心了。 在台湾光复80周年的关键节点上,蒋万安与郑丽文的言行让不少人心里五味杂陈。 事情得从台湾光复80周年说起,这一年,大陆这边办得热热闹闹,钓鱼台国宾馆里举办纪念招待会,强调历史意义,呼吁两岸一家亲。 岛内呢?国民党内部本来该是响应最积极的,可实际情况却让人意外,蒋万安作为蒋介石的曾孙,家族背景摆在那,大家原本以为他会继承家风,推动两岸走近。 谁知在10月25日那天,他没去参加任何两岸相关的纪念活动,反倒跑到大安森林公园搞生态博览会。 记者追问他对大陆纪念日的看法,他甩出一句“咱们有自己的台湾光复节”,听起来中规中矩,可细品就觉得在绕弯子,避免碰触统一这个敏感点。 这不是头一回了,早在他爸蒋孝严2003年在杭州说“回家的感觉真好”时,就已经显露出家族对两岸的热情。 可蒋万安呢?这些年面对媒体追问,总找借口打太极,从不正面回应父亲的亲中立场。 再看他的其他表现,蒋万安在台北市长位子上,确实忙活了不少市政事,但一牵扯到两岸,就露馅了。 比如汉光演习期间,他对大陆的军演指手画脚,说这会破坏两岸和平,还喊着要“守护台湾”。 这话说出口,谁听不出来是在拉开距离?转头到双城论坛上,他又变了调,热衷谈城市合作、经济开发,口号喊得响“双城好,两岸好”。 可你仔细听听,他聊了那么多,从没沾边统一的话题,2025年他还计划率团去上海参加双城论坛,继续强调交流重要性,但依旧是只字不提政治认同。 岛内媒体报道,他提出“两反三不三要”的套路:反“台独”、反一国两制;不挑事、不打仗、不示弱;要交流、要对话、要合作。 表面看稳当得很,可骨子里就是想拖着现状,不往前走一步,这套玩法,让人联想到国民党一贯的模糊战术,表面亲和,实际回避核心。 蒋万安的这些举动,不是孤立的,回溯他的政治路子,从2023年当选市长开始,他就定位自己是“台湾人选出的市长”,优先顾岛内选票。 家族光环加持,让他成了国民党里的明星,可在两岸议题上,他更像在走钢丝,避免得罪任何一边。 岛内民调显示,很多台湾民众厌倦冲突,希望稳定经济,这让他这套“不统不独”挺吃香,可从大陆视角看,这等于在抗拒历史大势。 光复80周年,他虽在台北参加诗歌朗诵会,朗读赖和的诗,感念李友邦等抗战烈士的牺牲,但这些活动局限在岛内,没跨出一步去呼应大陆的统一呼声。 结果呢?两岸交流的窗口虽开着,可关键门没开,统一议题始终悬着。 换个角度,看看国民党新主席郑丽文,她上台后风头正劲,本来背景就传奇:年轻时参与学运,支持“台独”,还加入过民进党,后来转蓝营,成了“战斗蓝”的代表。 2025年10月,她以黑马姿态击败对手,当选主席,大陆还发了贺电,强调坚持九二共识、反对“台独”,这让她瞬间成了焦点。 她公开喊话,愿意访问大陆,甚至说“怕就别出来混”,还表示愿意谈两岸和解。 媒体采访她时,她金句连发:九二共识是定海神针,反对“台独”,批评民进党制造对立,希望台湾人骄傲说“我是中国人”。 这些话听起来热血沸腾,让人觉得国民党终于醒了,要推动两岸转机,她还强调,什么工作都愿做,什么人都愿意见,只要能促和平共荣。 可你把她所有发言串起来看,就发现猫腻了。郑丽文热衷聊和平、交流、经济辉煌,可关于统一这个重点,她闭口不谈。 就连前主席洪秀柱在寄语时,都忍不住点她:“目标是统一,就该逐步迈进。 ”郑丽文回应呢?继续绕,强调九二共识是“各表”,希望大陆军机别绕台,说这是消极基础,还需努力往积极方向走。 她的“热”,更多是针对赖清德的“冷”——民进党当局倚美谋“独”,升高风险,她就用亲中姿态拉票,争取厌战民众。 选战期间,她被批“红统”,但实际立场更像温和亲中,不触及统一底线,国台办回应她的访陆意愿时,直指必须承认九二共识、反对“台独”,这成了试金石。 她上台后,国民党内部改革呼声高,她承诺世代交替、党内团结,可在两岸上,仍是老一套:交流有,统一无。 这些事的前因后果,其实根植于岛内政治生态,国民党败选后,急需重振,蒋万安和郑丽文成了希望之星。 可他们面对的,是民进党当局的强硬,和大陆的坚定底线,双城论坛延期过,就是民进党卡关,凸显两岸交流的艰难。 郑丽文当选后,党内有人欢呼“翻开新页”,可从她的采访看,她愿谈和解,但前提是大陆让步,这显然不现实。 蒋万安的市政合作虽实用,但忽略政治认同,等于在拖延,岛内民众呢?越来越多年轻人厌倦政治对立,希望经济稳定,这给了他们空间,可也暴露了国民党在统一议题上的软弱。 蒋万安和郑丽文的举动,反映了国民党在夹缝中求生的无奈,可两岸一家亲是历史定局,咱们普通人盼的是和平统一,早日共享繁荣。 参考资料: 【1】经济观察报——台海观澜|郑丽文为什么愿意访问大陆100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