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国这哪是“安坏心”,分明是把合作的算盘打到了实处! 560多家德企扎堆太仓,国家级实验室整建制搬来,连科研团队带家属扎根,红屋顶洋房、双语路牌配上德国黑啤,这“小德国”根本是中德双向奔赴的样板间。 德国本土能源紧张、成本飙升,而太仓有稳定供电、“并联审批”的高效服务,弗劳恩霍夫实验室从签约到竣工快了三个月,这种速度和产业土壤,让顶尖科研能快速落地。更难得的是,德语学校、德国诊所配齐,连工程师都学起太仓方言当中国女婿,哪有什么水土不服。 这不是单方面搬迁,而是优势互补的双赢——德国带技术,中国给市场和效率。好的合作从不用算计,而是彼此成就,太仓三十年从“小作坊”到产业枢纽,早就说明白了:开放和务实才是最好的吸引力。 你觉得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德国顶尖机构搬来中国吗?除了太仓,还有哪些城市适合承接这种国际合作?来评论区聊聊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