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6年,清末首富“盛宣怀”去世,他大约留给子孙100多亿元的财产。其中包括,

小史论过去 2025-11-06 12:41:19

1916年,清末首富“盛宣怀”去世,他大约留给子孙100多亿元的财产。其中包括,1300多万两白银和无数家产。可是,42年后,他的儿子盛恩颐,竟饿死在自家大宅。临死前,腹中一粒米也没有。 盛宣怀1844年出生在江苏常州武进县一个官宦家庭,他的父亲盛康做过湖北和浙江的道员,跟李鸿章和左宗棠关系不错。从小接受传统教育,盛宣怀1866年考中秀才,后来进入李鸿章的幕府,参与洋务运动。1870年,他协助创办轮船招商局,负责海上运输生意,这让他在商业上站稳脚跟。接着在1878年开设电报总局,推动全国通信网络的建设,那时候电报可是新鲜玩意儿,帮助清廷快速传递信息。1880年代,他又建起汉阳铁厂,开始大规模生产钢铁,这对当时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。1896年创立中国通商银行,提供金融服务,支持各种工商业活动。1895年兴办北洋大学堂,培养工程和法律人才,这些举措让他商业网络越铺越大。在清廷,他当过邮传部尚书,主管交通和通信。辛亥革命后,他退出政坛,继续管企业,直到1916年4月27日在上海去世,享年72岁。他的财产包括现金、房产、股票、店铺、票号和船厂股份,总价值巨大,按遗嘱一半用于慈善,一半分给五房子孙,每房约116万两白银。 盛宣怀的子女众多,他有八个儿子和几个女儿。盛恩颐是第四子,本来是妾董氏所生,后来董氏去世,继室庄氏生下他后转为正室。盛恩颐早年进入京师高等实业学堂读书,然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,学成回国后担任汉冶萍公司总经理,管理铁矿开采和钢铁生产。在上海,他出资建愚斋图书馆,提供书籍借阅服务,这在当时算得上文化贡献。几年后,他的花销开始变大,使用进口奔驰汽车出行,听戏时包下整个戏院,参与赛马赌博,一次输掉20多处房产。在上海拍卖会上,看中一批外国瓷器,直接出价高出原价10倍。抗战爆发,上海沦陷,盛家房产被日军查封。他开设宏济善堂,对外做慈善,实际跟日方合作,参与毒品运输,把财产转为相关权益。工作人员清点货物时,他监督装车过程。 盛宣怀去世后,遗产分配成了家族焦点。他遗嘱明确,财产由子孙继承,但要守本分,不好虚名,不恋仕途。实际可分财产约1160万银元,五房子孙每房各得116万两。大儿子盛毓邮因为过继给三房,分得更多,包括200万元银两和两个煤矿股份。他顶着长子名号,成为上海最富有的少年之一。其他儿子如盛恩颐、重颐、升颐也分到份额,但很快开始挥霍。盛宣怀的妻子庄夫人1927年去世后,三位公子瓜分大宗财富,女儿们被排除在外,导致遗产纠纷。七小姐盛爱颐和八小姐为此打官司,甚至闹到法庭,这案子被编成戏剧《小姐争产》,成为女子争取继承权的先例。从1928年到1934年,盛家财产纠纷不断,家族内部矛盾加剧。 盛恩颐的败家行为在民国上海滩出名,他一晚上能输掉整条弄堂的100多间房子,赌马时下注不眨眼。娶妻11房,生活奢靡,借光儿子的财产,还想吞掉妹妹的遗产。抗战胜利后,政府清算他的资产,财产被查封,家族失去控制权,原有房产和股份消失。盛家老宅仅剩苏州留园一小部分,庭院杂草丛生。盛恩颐瘫痪卧床,住在留园门房,房间狭小,无人供给食物。亲属四散,旧识回避。1958年寒冬,他躺在破旧床上,盖着薄被,屋外雪积地面。他喊叫几声,无人回应。清早邻居推门查看,发现他脸色发青,身体僵硬。法医检查胃部,没有任何食物。一个亿万家族传人,死在自家院门口,死因就是饥饿。盛家旧部前来吊唁,低声交谈后离去。 盛宣怀打下的江山,本该让后代衣食无忧,但他子女的败光速度超出想象。老大老二老三沉迷鸦片,早早去世,其他儿子像盛恩颐那样不自控,事业传承容易,精神传承难。盛宣怀的遗产策略,本想通过义庄和慈善保家,但随着庄夫人去世,一点点失效。家族衰落不只个人原因,还跟时代变迁有关,抗战和后续社会变化加速了财产流失。盛家从首富到败落,提醒人们财富积累靠运气,守住靠节制。盛恩颐聪明却不听劝,时代给他转弯机会,他没走对路。 盛宣怀的商业成就影响深远,他创办的企业如轮船招商局、电报总局,到现在还存在变体。中国通商银行支持了早期金融,汉阳铁厂奠基钢铁工业。北洋大学堂培养人才,推动教育现代化。他的财产虽多是灰色收入,但用于实业救国。子女没继承这份精神,导致家族迅速衰败。盛恩颐晚年不堪,破产后基本生活成难题,昔日朋友离去,甚至以请客吃饭名义骗钱维持。

0 阅读:0
小史论过去

小史论过去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