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:海军打不过中国是因为一连串善意误判,而对手花了几十年研究怎么对付我们 11

觅双用文史读古今 2025-11-06 12:55:57

美媒:海军打不过中国是因为一连串善意误判,而对手花了几十年研究怎么对付我们 11月5日消息,美国“国家利益”称,美国海军陷入的困局并非源自一两次错误,而是一连串善意的误判。 他们指出,中国用了三十年时间系统研究如何压制航母,从反舰弹道导弹到高超音速武器,再到无人机与卫星侦察体系,重塑了整个西太平洋的战场格局。 美国所谓的“善意误判”,说穿了就是低估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,也高估了自己的军事霸权。上世纪90年代,美国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耀武扬威时,笃定中国没能力构建反介入体系——他们觉得中国要么没技术,要么不敢投入巨资搞“非对称作战”。可他们忘了,中国从不是被动挨打的国家,别人把刀架在门口,我们必然要磨出更锋利的盾与矛。 这三十年,中国的研究从不是纸上谈兵。上世纪90年代末,中国就开始针对航母防御缺口攻关,反舰弹道导弹的研发团队顶着技术封锁,一次次在戈壁滩完成实弹测试,硬是让“航母杀手”东风-21D从图纸变成了实战利器。后来的东风-26更厉害,射程覆盖第二岛链,能精准打击移动中的航母,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熬出来的技术突破,也是对美国航母作战模式的精准拆解。 光有导弹还不够,中国早就想到了“体系作战”。卫星侦察体系一步步组网,从最初的少数侦察卫星,到如今的“高分”“北斗”联动,能实时锁定远海目标,相当于给导弹装上了“千里眼”。无人机集群技术也没落下,察打一体无人机能长时间巡航,既可以侦察引导,也能直接发起攻击,让航母的防御圈漏洞百出。 美国海军现在才醒悟,可早没了主动权。他们过去依赖航母编队的绝对优势,忽略了反舰武器的发展,等中国的反舰体系成型,再想补课已经来不及。所谓的“善意误判”,本质上是霸权思维下的傲慢——他们习惯了别人妥协,却没料到中国会用三十年时间,一步步搭建起守护家园的“钢铁屏障”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
0 阅读:102

猜你喜欢

觅双用文史读古今

觅双用文史读古今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