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,美国大使公开威胁:不要越过红线 据多家外媒报道,近日,针

史鉴奇谈 2025-11-06 14:31:00

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,美国大使公开威胁:不要越过红线 据多家外媒报道,近日,针对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国家一事,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卡根做出了回应。 马来西亚这次申请加入金砖,可不是一时头脑发热。总理安瓦尔把算盘打得噼啪响,看中的就是金砖机制背后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。   马来西亚第二季度GDP增长冲到5.8%,势头正猛,迫切需要扩大贸易网络来维持这个动能。   金砖国家现在占了全球石油进口的38%,光是和中国、印度搞本币结算,就能让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和电子电器出口避开美元波动的大坑。   安瓦尔直接点出去美元化才是更稳定的贸易体系,这话明显是受够了2016年以来没完没了的贸易战折腾。   但美国大使卡根偏要唱反调,非说马来西亚的长期繁荣离不开西方供应链。这话听起来好像是为马来西亚好,细品却满是威胁——分明是警告马来西亚别想另起炉灶。   美国最近放风要对东南亚四国征收太阳能电池板关税,连马来西亚的半导体产业都可能被审查,这些动作让卡根的“提醒”带着赤裸裸的胁迫味道。   马来西亚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平衡术确实玩得溜。安瓦尔一边和中国搞“一带一路”,一边又参加美国主导的《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》;既申请加入金砖,又不想丢掉和欧美的关系。   这种“两边通吃”的策略本是中等国家的生存智慧,可现在美国越来越不耐烦。美国把马来西亚和俄罗斯的正常外交往来直接扣上“支持俄罗斯”的帽子,甚至把一家向俄罗斯供应电子元件的马来西亚公司列入制裁名单,这分明是杀鸡儆猴。   卡根口中所谓“红线”,本质上就是不许马来西亚挑战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。美国最怕的就是金砖国家推动的去美元化趋势,这动摇了美元霸权的根基。  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被制裁后,拼命想摆脱美元结算的依赖,金砖国家正好提供了用本币交易的机会。马来西亚如果加入进去,等于给去美元化添了把火,这是美国绝对不能忍的。   但马来西亚压根不吃“选边站”这一套。安瓦尔反复强调马来西亚不会偏袒任何一方,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设的是“全球南方”的力量,这能让马来西亚在经济合作中不受其他大国压力。   这种态度代表了“全球南方”的普遍心声——我们要的是公平的国际秩序,不是继续被“全球北方”牵着鼻子走。   美国真正该担心的,是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。泰国已经递交了申请,越南也在探头探脑。如果东南亚国家成群结队往金砖靠拢,美国精心打造的“印太经济框架”可就真成了空架子。   日本那边急得直跳脚,生怕东南亚国家放弃“平衡外交”倒向中俄,新首相石破茂赶紧跑老挝参加东盟会议,明显是想稳住阵脚。   但美国自己却对东盟不太上心,2022年把关系升级成全面战略伙伴后就没啥实际进展,这种光喊口号不给实惠的做法,东南亚国家早就看透了。   金砖国家的吸引力就在于它不逼你站队。泰国外交部说得明白,加入金砖是为和新兴经济体加强合作,特别是在贸易、投资、粮食和能源安全方面。   这种开放包容的模式,跟美国搞的小圈子形成鲜明对比。天普大学日本分校的杰夫·金斯顿说得挺实在,泰国和马来西亚申请加入金砖不是什么政策巨变,而是精明的对冲策略,等于拿出碗问“你能为我做什么”。   卡根的威胁暴露出美国对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的恐惧。美国总觉得这些国家要么跟它走,要么就是对抗它,完全理解不了“全球南方”国家想要的是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。马来西亚学者张添财点破关键——金砖国家引领的“全球南方”开放合作,美国真该好好学学。   马来西亚这次申请加入金砖,表面是经济考量,背后却是地缘政治棋局。安瓦尔想借机提升马来西亚在“全球南方”的话语权,特别是明年马来西亚要当东盟轮值主席国,更需要在国际舞台刷存在感。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了马来西亚施展中立外交的重要平台,既能避开大国博弈的挤压,又能拓展战略空间。   美国要是真为马来西亚着想,就该尊重它的选择,而不是划什么“红线”。全球经济格局早就是多元化的了,还想着用旧式霸权思维逼人站队,只会把“全球南方”越推越远。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馆就该把话甩明白:我们要的是发展,不是选边站。金砖国家能给的,你美国要是也能给,我们当然欢迎;要是给不了,至少别挡道。

0 阅读:0
史鉴奇谈

史鉴奇谈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