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目!北京一失明女孩独自去买包子,没想到,到了之后,发现排了很长的队伍,她刚准备离开时,却被一位大哥拦住,主动让她“插队”!女孩很善良的回应:不用不用,这插队不太好!随后的一幕,却让网友们集体破防! 据南国都市报11月5日报道,北京街头,人来人往,一个包子铺前排着长龙,一个年轻姑娘,手里紧紧攥着一根白色的导盲杖,小心翼翼地朝着队伍的方向挪动。 她叫徐佳媛,23岁,是一名盲人大学生,对她来说,这个世界是一片永恒的黑暗,只能靠耳朵和手里的导盲杖来感知,她听说这家包子味道特别好,就想来尝个鲜。 可这队伍实在太长了,长得让她有点不知所措,她站在人群外,犹豫着是不是该放弃,就在这时,一个排在队伍中间的大哥注意到了她,他探出身子,轻声问了一句:“姑娘,是要买包子吗?” 徐佳媛点了点头,大哥立刻说:“那你站我这儿,你先买。” 这突如其来的善意让徐佳媛有些受宠若惊,她赶紧摆手:“不用不用,我排队就行,插队多不好。” 她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,可大哥这一嗓子,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扔了颗石子,整条队伍都起了“波澜”。 排在前面的一位阿姨二话不说,直接从队伍里走了出来,拉住徐佳媛的手就往前面领:“姑娘,来,站我这儿,我让你!” 队伍最前面的一位小伙子也回头喊:“先给姑娘包吧,我们不着急!” 一时间,“你先买”、“来我这儿”的声音此起彼伏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好像让这个看不见的姑娘先买包子,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 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,也没有人觉得自己的时间被耽误了,大家就这么自然而然地,为她让出了一条通往窗口的路。 徐佳媛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包围了,推辞不过,只好在大家的簇拥下先买了包子,当她拿到那袋热气腾腾的包子时,她没有马上离开,而是转过身,对着那条长长的、为她而“暂停”的队伍,深深地鞠了一躬。 她看不见每个人的脸,但她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谢:“谢谢大家,祝你们生活愉快!” 人群中传来一片善意的回应:“不客气!”、“慢点走啊姑娘!”那一刻,包子的温度暖着她的手,而这些陌生人的话语,则暖透了她的心。 这件事被传到网上后,很多人都被感动了,有网友说:“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社会的样子,善良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小事里。” 还有人评论:“那个鞠躬真的让人破防,善良是双向的,姑娘也用她的方式回馈了大家。” 其实,对于徐佳媛来说,这样的温暖瞬间并不是第一次,她曾在视频里分享过自己的经历,有一次,她想去天安门广场,因为看不见,不知道怎么预约。 她试着给相关部门打电话求助,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,没有简单地告诉她流程,而是直接说:“姑娘你别急,我来帮你操作,你把身份证号告诉我就行。” 就这样,一个电话,解决了她自己摸索半天也搞不定的难题,还有一次,她坐地铁,因为看不见,没法扫健康码。 旁边一位大哥看到了,二话不说就拿出自己的手机,帮她代查,然后把手机屏幕凑到工作人员面前,嘴里还念叨着:“她不方便,我帮她弄了。” 整个过程自然又熟练,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这些点点滴滴的善意,就像一束束光,照亮了徐佳媛黑暗的世界。 她虽然看不见,但她能“看见”人心,她能“看见”那个在包子铺前为她吆喝的大哥,能“看见”那些主动为她让路的叔叔阿姨,能“看见”电话那头耐心帮她预约的工作人员。 这些看似“举手之劳”的帮助,对视障人士来说,意义非凡,它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具体的困难,更重要的是,它传递了一种信号: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,这个社会有人在关心你。 当然,也有人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,有网友留言说:“我们为这些好心人点赞,但更希望的是,有一天盲人朋友出门不再需要这么多人的‘帮助’。” 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,善意虽然温暖,但我们更应该追求一个让残障人士可以“无障碍”出行的社会环境。 就像那位大哥,他看到徐佳媛的第一反应是让她“插队”,而不是觉得“她不该一个人来这种人多的地方”,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,比单纯的同情更可贵。 他没有把她当成一个需要被特殊照顾的“弱者”,而是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、只是需要一点点方便的普通顾客。 这个小小的包子铺,就像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,我们身边有无数善良的普通人,他们会在你需要的时候,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,这份流淌在骨子里的温良,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! 信源:南国都市报2025-11-5——失明女孩独自去买包子,店铺前排着长队,可大家都说着:“没事 你先买吧”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