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巴贸易断裂,巴西方面提出无理要求! (阅读前请点个赞,点个关注,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) 巴西这波操作真让人看不懂,10月28日突然甩出2025年第86号公告,非要对中国的非织布搞反倾销调查。 美其名曰“保护本土产业”,实则就是不顾自家老百姓死活的短视行为,这哪是搞贸易保护,分明是拿民生当筹码,给自己的经济困境找替罪羊。 这次调查可不是临时起意,巴西国内行业协会ABINT在4月30日就递了申请,但偏偏选在10月底大豆订单被中国停单后马上公告,这报复的意味藏都藏不住。 涉案的产品范围宽得离谱,23个税号全给囊括了,小到口罩内层的无纺布、宝宝纸尿裤的亲水布,大到汽车内饰的阻燃布,只要是7克/平方米到150克/平方米的合成纤维非织造布,不管染没染色、加没加添加剂,全在调查之列。 这就是想把中国相关产品全堵在巴西门外,可他们压根没想过,自己的家底根本撑不起这份“硬气”。 巴西本土的非织布产业相当薄弱,说出来可能没人信,一年产能也就9万吨,而中国光是出口量就高达500万吨,零头都比他们全年产能多。 更关键的是,巴西的进口替代率才55%,意味着近一半的非织布都得靠进口,而中国产品因为性价比高,一直是他们的主要来源。 就拿医用口罩来说,巴西公立医院的口罩80%都用的是中国产无纺布原料,之前疫情的时候,全靠中国的原料供应才没断了防疫物资。 现在突然要搞反倾销调查,一旦加征高额关税,原料价格必然暴涨,最后买单的还是巴西老百姓,口罩可能从2雷亚尔一个涨到5雷亚尔,宝宝纸尿裤一包得贵出三四十雷亚尔,这对刚经历通胀的巴西家庭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 更讽刺的是,巴西搞这出,在“反倾销”的理上根本站不住脚。 所谓倾销,得是低于正常价值销售,可中国非织布价格低,是因为产业规模和技术优势: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,从合成纤维到成品加工全流程把控,能耗和人工效率都比巴西高得多,成本自然下来了,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,不是什么“恶意倾销”。 巴西本土企业自己竞争力不行,不去升级技术、扩大产能,反而找政府哭诉求保护,没道理到了极点。 而且他们的调查期设定也透着心虚,倾销调查期是2024年全年,损害调查期却拉到2020年到2024年,硬是把五年的市场变化全算在中国头上,这哪是讲规则,分明是凑数据凑证据。 这事儿往深了挖,更暴露了巴西的短视和任性,要知道中国可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,今年1到9月巴西对华出口就有755亿美元,其中大豆、铁矿这些大宗商品占了大头,而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,一度占了巴西大豆出口量的60%以上。 就在搞反倾销调查前几天,中国刚因为巴西大豆到岸价飙升,停了订单转购阿根廷的,按理说巴西该想着怎么把价格调合理,挽回客户。 结果他们倒好,反手就拿非织布开刀,这不是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吗? 大豆是巴西经济的命脉,中国市场丢不得,可他们偏要在非织布这种民生领域惹事,真把中国惹急了,不光大豆订单悬了,纸浆、鸡肉这些巴西出口的重要品类,中国也已经启动反倾销复审,到时候巴西损失的,可就不是一个非织布市场那么简单了。 如今咱的回应也算给足了面子,但也没惯着他们的毛病,商务部发言人说得很明白,中国企业停大豆订单是市场自主选择,符合国际贸易惯例,巴西搞反倾销得守WTO规矩,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伤了合作根基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也立马启动了应对机制,还把这事诉到了WTO争端解决机制,手里的反制牌也亮出来了,这就是告诉巴西:别拿民生当筹码,贸易战没有赢家。 其实巴西自己心里也虚,现在部分粮商已经悄悄下调大豆报价,想挽回订单,可非织布调查还在硬撑着推进,这就好比一边求着别人买自己的东西,一边又砸别人的场子,自相矛盾到了极点。 最可怜的还是巴西普通民众,他们压根不知道政府这波操作,会让他们的生活成本飙升。 里约热内卢的一位单亲妈妈接受采访时就说,现在纸尿裤已经涨过一次价了,要是原料再涨价,真不知道怎么负担。 巴西的公立医院更头疼,本来防疫物资预算就紧张,非织布要是断供或涨价,连手术洞巾、医用床单都可能不够用,这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。 可巴西政府眼里只盯着本土那点落后产能,听着行业协会的游说,把民众的切身需求抛到了脑后,这种为了小团体利益牺牲大众福祉的做法,根本不是负责任的治理态度。 说白了,巴西这波反倾销调查,就是典型的“鼠目寸光”加“报复性操作”。 现在离听证会申请还有五个月时间,希望巴西能早点回过味来,别抱着贸易保护的歪理不放,真把千亿级的中巴贸易合作搞僵了,最后只能是自作自受。 国际贸易讲究的是互利共赢,不是单方面耍横,巴西要是连这个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,那以后在全球贸易里只会越来越被动。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