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兰宣布了:如果中国断供稀土,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。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,荷兰公

桑代克 2025-11-07 10:39:10

荷兰宣布了:如果中国断供稀土,我们将采取必要手段。就在海牙上周的记者会上,荷兰公开放话,语气里带着十七世纪那种“海上强盗”的自信。别只看口气,事实是硬扯不动现代供应链的。 大名鼎鼎的阿斯麦,全球光刻机的领头羊,它那些动辄上亿一台的尖端设备,确实是芯片产业的命门,可这些高科技玩意儿的肚子里,却流着稀土的“血液”。 稀土这玩意儿,名字里带个“土”字,身价可是实打实的“工业黄金”。光刻机里那些精密的激光发生器、磁悬浮工作台,少了钕、镝这些稀土元素根本玩不转。 中国手里攥着的,可不只是地底下的那点矿。全球将近七成的稀土开采、超过九成的冶炼分离,还有九成多的稀土磁体生产,可都攥在中国手里。这意味啥?就连美国、澳大利亚挖出来的稀土矿,很多也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来提纯,不然根本没法用。这不是简单的资源买卖,而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壁垒和全产业链优势,别人想绕开,难如登天。 中国商务部在2025年10月扔出的“稀土核弹”,更是把游戏规则彻底改了。新规引入了“0.1%含量规则”和“长臂原则”,意思就是,不管你的产品是在地球哪个角落造的,只要里面含有0.1%以上的中国稀土成分,或者用了中国的稀土技术,出口都得先找中国商务部批条子。 这一下可直接点中了阿斯麦的死穴,它家的极紫外光刻机,单台就能用掉十几公斤的稀土。有消息说,阿斯麦的稀土库存最多也就撑个八周,要是真断供,生产线两个月后就得歇菜,一年可能少生产几十台光刻机,损失高达几十亿欧元。新规一出,阿斯麦的股价应声跌了百分之十几,市值蒸发几百亿欧元,首席财务官都公开承认生产可能要延迟。 而荷兰之所以这么跳脚,背后还是中美科技博弈的大棋局。这几年,荷兰政府在美国的施压下,一步步收紧了对中国出口光刻机的限制,从最顶级的极紫外光刻机到一些深紫外光刻机型号,都不让卖了。阿斯麦虽然心在滴血,毕竟中国市场曾经贡献了它将近三成的销售额,但也不敢不听政府的话。结果就是,对中国的光刻机出货量从几百台哗哗掉到几十台,营收大受影响。 更让荷兰憋屈的是,之前他们以“国家安全”为由,强行接管了中资公司安世半导体,结果中国反手一击,停了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的出口许可,这家工厂占了其全球产能的七成,这一下不仅安世自身供应链断裂,连大众、宝马这些欧洲车企都跟着遭殃,因为缺芯片导致部分生产线减产三成,欧盟算下来可能损失超过200亿欧元。 所以,荷兰放狠话,更像是一种战略上的心虚和焦虑。他们手里有光刻机这张王牌,中国手里却握着稀土这张更大的王牌。现代产业的博弈早就不是简单的谁卡谁脖子,而是“你依赖我,我也需要你”的深度捆绑。 中国这边,一边用稀土管制作为反制筹码,另一边可没闲着,正玩命搞技术自立。国产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进入测试阶段,良率据说能达到九成,成本只有阿斯麦同类的三分之一。大基金三期几千亿资金也砸向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。 反过来看阿斯麦,想绕过中国稀土?它在马来西亚建个新厂最早也得2027年投产,而且成本估计得涨一成多,重新设计不含中国稀土的磁体至少也要一年半,时间根本等不起。 这场博弈说到底,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。中国商务部也说了,愿意通过对话机制来谈,确保供应链稳定。但前提是,得按规矩来,不能再搞那种“只准我卡你脖子,不准你捏我软肋”的双标玩法。 荷兰那句带着“海上强盗”遗风的狠话,听起来挺唬人,但在全球化深度交织的今天,更像是一场精心计算的谈判策略。真正的赢家不是看谁嗓门大,而是看谁能在这张相互依存的大网里,找到那个既维护自身利益又不至于掀桌子的平衡点。

0 阅读:135
桑代克

桑代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