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,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?战争打响三

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-11-07 11:34:40

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,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?战争打响三年多,大家的目光总盯在前线硝烟上,可谁留意到后方那些女人的日子?   战争打了足足1100多天,前线的炮火成了国际新闻的常客,可很少有人把镜头对准那些在后方咬牙支撑的乌克兰女性。   2025年联合国难民署最新报告显示,乌克兰14岁以上女性占比已飙至58%,基辅、利沃夫这些后方城市更是超过65%,18-45岁的青壮年男性要么在前线作战,要么已经牺牲或失踪,比例足足少了40%。   为了不让国家停摆,乌克兰政府两年前修改了法律,一口气放开了300多种以前禁止女性从事的危险和重体力工作,排雷、开重型卡车、操作大型机床这些以前男人的活,现在全成了女人的日常。   哈尔科夫的奥克萨娜以前是坐办公室的会计,丈夫在巴赫穆特牺牲后,她硬是学会了开有轨电车,每天穿梭在被炸得满目疮痍的街道上,下班还得赶回家照顾两个孩子,抚恤金少得根本不够糊口。   基辅郊外的临时安置点里,28岁的安娜每天蹲在地上给孩子煮土豆,防空警报一响就抱着孩子往防空洞冲,怀里始终攥着丈夫三年前奔赴前线的照片,至今音信全无。   就业市场的挤压更是让她们雪上加霜,战争让乌克兰经济萎缩了38%,岗位本就稀缺,女性还得面对隐性歧视,同样的工作男性录用率比女性高27%,薪资却低15%。   29岁的叶卡捷琳娜从旅行社导游变成了建筑工地零工,工头说女人干不了重活,每天比男人少拿200格里夫纳(约合人民币38元),可她家里三个孩子等着吃饭,根本没得选。   其实更让人揪心的是看不见的心理创伤,乌克兰心理学会2025年的调查显示,83%的后方女性有心理问题,65%焦虑、48%抑郁,可平均每10万名女性才配得上1名心理咨询师。   27岁的玛丽亚丈夫牺牲后,独自带5岁儿子生活,总做丈夫浑身是血的噩梦,听到飞机声就发抖,却根本排不上心理疏导的号。   不过最棘手的还是长期的人口危机,战前乌克兰生育率就只有1.5,2025年已经降到0.8,结婚率比战前跌了三分之一,不是不想结,是真的没适龄男人可嫁。   利沃夫州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卡特琳娜说,现在很多女大学生班里几十个同学,男的屈指可数,姐妹们都开玩笑说以后要凑活过一辈子,这话里全是心酸。   国际社会的援助也有点隔靴搔痒,欧盟承诺的女性帮扶资金只到位了40%,大部分都集中在大城市,赫尔松州那些偏远村庄的女性,冬天连修窗户的钱都没有,得等红十字会送保暖物资。   乌克兰政府每月给单亲母亲发2000格里夫纳补贴,可这点钱连买奶粉和药品都不够,更别说改善生活了。   说白了,这些女性现在撑起的不只是一个个家庭,更是整个乌克兰的当下,可战争结束后呢?   生育率低迷会让劳动力持续短缺,心理创伤可能影响几代人,性别失衡带来的社会问题更是难解决,这些窟窿比被炸的楼房更难修补。   战争的代价从来都不只是领土和经济,更是无数人的人生和一个国家的未来。   大家对此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!

0 阅读:57
紫蓝谈社会趣事

紫蓝谈社会趣事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