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抢稀土已经不择手段!法国暂停希音在法运营权,习惯性等中方服软让步! 最近,法国突然对快时尚电商Shein(希音)出手,引发广泛关注。2025年11月6日,法国宣布,将启动“暂停”Shein在法国数字平台运营的程序,理由是该平台“需证明其内容符合法国法律法规”。 希音哪能想到自己会成这场博弈的“挡箭牌”?要知道它在法国市场早做得风生水起,每年从中国运到法国的8亿件小额包裹里,91%都来自咱们中国,希音就是其中的主力,靠着高效的供应链把快时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。 可法国对它的敌意从来没藏着掖着,早在2024年3月就搞了个反“快时尚”提案,表面说要打击过度消费,其实眼睛一直盯着希音,当时法国环保转型部长还高调喊着法国要做“世界上第一个限制快时尚的国家”。 到了2025年5月,法国财长更直接,点名要联合欧盟给中国电商小额包裹加手续费,理由翻来覆去就是“商品不安全”“逃税”那套老说辞,现在干脆直接动运营权,这哪是查合规啊,分明是早就盘算好的打压。 真正让法国急得跳脚的,是攥不住稀土的命门。作为欧盟的核心国家,法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快到98%了,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机、风力发电机,还是高端电子芯片,离了中国的稀土磁铁根本转不起来。 2025年8月中国稍微收紧稀土出口管制,欧盟企业立马就遭遇了7次生产中断,立陶宛有家新能源厂老板直接愁得不行,说没中国稀土货连工都开不了,法国的车企和能源企业也跟着犯难。 他们也不是没试过自救,欧盟砸了120亿欧元搞欧洲稀土联盟,想建自己的供应链,可稀土提炼技术门槛高得很,加上环保要求严,至少要五年才能有点眉目,成本还比中国高3到4倍,这根本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。 眼看自己的绿色转型计划要卡壳,法国就把主意打到了中企头上,希音刚好撞在枪口上。毕竟希音在欧洲市场的体量摆在那,拿捏住它就能给中方施压。 可这借口实在站不住脚,说希音不合规?人家在全球运营的地方都依法纳税,之前在英国被说避税,立马拿出审计报告反驳,交的税款完全符合当地25%的税率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 法国说的“安全问题”也没实锤,不过是跟着欧盟炒“低价倾销”的冷饭——要知道欧盟自己计划2028年才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,法国现在提前动手,说白了就是想先把生米煮成熟饭,逼中方让步。 这可不是法国第一次玩这种“拿企业当筹码”的把戏,早就习惯用这招逼中方妥协了。 之前跟着欧盟制裁中国企业,以为能拿捏住供应链,结果2025年7月立陶宛因为台湾问题得罪中国,稀土进口直接少了40%,当地工厂成本涨了15%;欧盟把两家中国金融机构拉进制裁名单,中方当天就反制,禁了两家欧盟银行的交易,法国自己的企业也跟着吃了不少亏。 可这次他们还赌中方会“息事宁人”,毕竟稀土对欧洲太重要了,有智库算过,要是断了中国稀土,欧洲新能源产业得瘫痪18到24个月,10万个工作岗位都得受影响。 但法国这次明显打错了算盘,中方早就不是以前那种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。10月9日商务部刚发公告,对稀土开采、冶炼的核心技术实施出口管制,连生产线的维护技术都不让随便出口,等于从根上把技术壁垒筑得更牢。 希音也没慌,早就加速在欧洲建本地仓,还推高溢价商品对冲成本,合规体系建得相当完善,法国想挑刺都难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手里的反制牌多着呢,之前欧盟想制裁12家中企,德国立马反对,因为这些企业跟欧盟的贸易额超80亿欧元,真闹僵了欧洲企业先扛不住。 法国自己心里也虚,一边在11月拿希音开刀,一边8月还从中国进口了2582吨稀土磁铁,比7月多了21%,这种“边打压边进口”的操作简直自相矛盾。 他们嘴上喊着“维护法规”,其实满脑子都是霸权思维,觉得靠打压中企就能让中方在稀土上让步。可他们忘了,全球供应链不是法国想动就能动的,中国控制着40%的铜精炼、60%的锂和几乎100%的石墨,这些都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的命脉,真要撕破脸,吃亏的只会是欧洲。 法国暂停希音运营权就是场拙劣的政治表演,既暴露了他们对稀土的焦虑,也显露出没辙的无奈。中方维护企业权益的态度从来明确,稀土管制也是依法办事,想靠贸易霸凌占便宜根本不可能。 这事只是个开始,要是法国真敢把暂停运营落到实处,中方肯定会拿出反制措施,到时候欧洲的新能源产业先喊疼。法国要是还抱着“等中方服软”的老想法,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