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:“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,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

月鹿一鹿前进 2025-11-08 12:21:35

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:“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,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国企业,可现实却完全超出预期——华为不仅没有倒下,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。” 这番直面现实的表述,既透着无奈,更揭开了中美科技博弈中最值得深思的真相。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·雷蒙多那句“完全超出预期”的感慨,恐怕是这场旷日持久的科技博弈中最具分量的注脚。 这简短的几个字,连同她在2023年访华时被记者问及华为新机时那一瞬间的尴尬,共同描绘了一场重大战略行动的意外结局。故事的核心并非华为的反击,而是一次由多重误判构成的战略失策。 决策者们当初的评估是清晰且自信的。在他们看来,华为像一个过度依赖全球输液管的巨人,只要拔掉管子——比如切断台积电的芯片代工和谷歌的GMS服务——这个巨人就会在短短一两年内瘫痪。 2019年5月开启的“实体清单”,恰似一柄直抵要害的手术刀,锋芒所向,精准无误,其造成的影响致命且深远,令人不寒而栗。 他们的目光仅聚焦于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,却全然忽视了水下那早已成型、庞大且稳固的根基,犹如管中窥豹,难见事物全貌。 早在2004年,海思半导体就已埋下种子;到了2012年,一个内部的“备胎计划”更是悄然启动。这些长达十余年的布局,在外界看来或许是多余的成本,但在危机降临时,却成了最坚固的救生舱。 这份坚韧不拔的韧性绝非无源之水,并非凭空降临。在其背后,是令人惊叹、不计成本的巨大投入,支撑着它在岁月中生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 2023年,华为展现出对研发的坚定投入。其将超1900亿资金,这相当于年收入四分之一的巨额款项,毅然决然地倾注于研发领域,彰显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。 如此强度,即便在行业内久负盛名的苹果与三星,也只能望其项背,难以企及这一高度,足见其卓越非凡。 诚如雷蒙多于哈佛等场合所坦言,在人才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方面,中国的确具备更为完备的体系,彰显出长远的战略眼光。这才是华为能在重压下持续造血的真正底气。 这场制裁原本意在制造一个技术真空,精准打击一个点。但他们没料到,这一记重锤下去,不仅没能砸出一个坑,反而意外激活了整个生态系统。 禁令成了一剂猛烈的催化剂,从对华为一家的外部压力,瞬间转化为整个中国科技产业的内生动力。 全行业都被这记警钟敲醒了。“补短板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迫在眉睫的生存任务。 中芯国际在14纳米代工上艰难追赶,长江存储的闪存技术取得突破,就连一度被视为天堑的EDA软件,也开始有了国产的替代方案。本想孤立一个对手,结果却催生了一批潜在的竞争者。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这记挥出的重拳,最终也结结实实地打回了自己脸上。 根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,从2021年到2024年,英特尔、高通这样的美国巨头,因为禁令损失了约330亿美元的销售额。 亚德诺半导体等公司更是直言,政策直接冲击了他们的市场需求,甚至影响了后续的研发投资。 策划者们过度高估了自身手中指挥棒所蕴含的魔力。他们以为凭借这指挥棒便能掌控一切,却未料到现实并非如此轻易受其摆布。 他们迷信于技术联盟的绝对控制力,以为只要一声令下,全球供应链就会应声而断。 然而现实中,商业逻辑的权衡与国家利益的考量,其复杂程度远非地缘政治层面的简单站队所能比拟,其中蕴含着诸多微妙且难以捉摸的因素。 事实证明,这个世界比他们想象的要大得多,也更多元。全球有超过32亿人,生活在由华为技术支撑的5G网络覆盖之下,这个庞大的市场并不会因为一纸禁令而消失。 即便在实体层面遭遇围堵,华为依旧手握全球20.7%的5G专利,稳坐头把交椅。这意味着,只要你还在技术标准的核心圈内,你的影响力就无法被彻底抹去。 所以,雷蒙多的“无奈”,揭示的远不止一家企业的逆袭。它真正暴露的,是那种基于过时假设制定的遏制策略,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多么脆弱。 单方面的技术压制正在失效,一个更多元、更具韧性的全球科技新格局,正在慢慢形成。想赢得未来,最终还是要回到持续创新和开放合作的轨道上,而不是指望能永远关上对手的大门。 信息来源: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赞中国重视人才 称华为“了不起”——2025-11-03 06:55·青岛新闻网

0 阅读:0
月鹿一鹿前进

月鹿一鹿前进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