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交部的意思很明确,大陆要着手收复台湾了! 中美经济摩擦从2018年拉开帷幕,美国加征关税本意重塑全球分工,中国则通过对等措施维护自身利益。到2024年,局面已明朗,双边贸易总额不降反升,达到近6000亿美元。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超过30万个,企业转产成本高企,消费者承担了90%以上的关税负担。所谓友岸外包成空谈,墨西哥和东盟工厂大量依赖中国零部件,去年墨西哥从中国进口额翻倍,达数百亿美元。这场博弈证明,美国无法与中国彻底脱钩,全球供应链根基在中国。北京的韧性凸显,半导体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,底气十足。统一台湾的经济顾虑,正逐步消散。 稀土资源是中国手中的王牌,2024年全球产量39万吨,中国贡献27万吨,占比69.2%。从开采到精炼,中国掌控全链条,供应电动车电机和国防材料的永磁体94%出自本土。美国试图多元化,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矿山产量有限,精炼工艺需数年攻关。去年美国中重稀土进口锐减45%,军工企业供应链一度中断。中国出口配额调整后,全球价格上涨30%,电动车生产线频现停顿。产业链主导权稳固,北京在谈判桌上更从容。台湾问题与之交织,过去担心统一后封锁,现在经济基础牢靠,外部施压难奏效。 大陆推进统一,曾有经济封锁的隐忧。2018年以来,美国多次威胁断链,但2024年取消部分对华出口许可,反噬自身。军工材料短缺,芯片依赖加剧。中国反倒在关键技术上突围,贸易顺差达8000亿美元。台湾当局推“台独”,却忽略岛内经济对大陆依赖,2024年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40%以上。民进党当局预测全年增长3.94%,但地缘风险上升,投资外流。北京坚持和平路径,同时备足应对能力。经济战胜负已分,统一进程不再受制于外部经济胁迫。 10月28日,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成为焦点。发言人郭嘉昆直言,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预是台海最大威胁,中国终将统一,必将统一。回应民进党当局对外交往部门负责人林佳龙言论,他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,任何分裂活动卑劣可耻,注定失败。会上传递信号清晰,从反对台独到突出历史大势,统一意图明确。国际媒体高度关注,此前10月25日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,进一步巩固一个中国共识。郭嘉昆指出,光复是抗战胜利成果,国际社会应认清大势。 林佳龙近期称美台关系稳固,不惧变局,郭嘉昆直接回击,自欺欺人。外部势力撑不起台独场面,美国军售累计超200亿美元,却无法改变事实。沈伯洋案中,重庆公安局立案,列其为顽固分子,凸显北京对分裂活动的零容忍。岛内抗议增多,高雄港警戒加强,但大陆巡航常态化,维护主权完整。民进党兜售谬论,忽略两岸经济融合潜力,2024年大陆对台投资超100亿美元。统一不是军事冒险,而是历史必然,经济纽带越发紧密。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,标志大陆坚定立场。郭嘉昆介绍,此举有力巩固国际一个中国共识,回应国际媒体关切。1945年光复是民族复兴里程碑,如今重提,旨在教育民众,抵制分裂。2024年两岸交流虽受阻,但大陆推动融合发展,惠台政策落地。青年就业、医疗合作增多,岛内民众渐见实惠。统一大业按部就班,经济战结果为进程铺路,谁也挡不住。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访华前夕,试图自定义一中政策,郭嘉昆明确回绝,无任何空间。瓦德富尔称德国自行决定政策内容,不支持武力改变现状,北京直接怼回,坚持原则不容模糊。访华行程取消,凸显中方底线。欧洲盟友不愿选边,德国经济高度依赖中国,2024年对华贸易额超2000亿欧元。稀土和半导体管制加剧其焦虑,敦促放宽出口无果。台海稳定关乎全球繁荣,北京表态硬气,外部干预空间缩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