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了心要灭掉中国?一股可怕力量来了!这回不是美国出手,普京笑到最后。俄乌冲突爆发

文人学社 2025-11-09 16:43:55

铁了心要灭掉中国?一股可怕力量来了!这回不是美国出手,普京笑到最后。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,全球车市格局翻了个面,欧洲、日本的车企集体撤出俄罗斯,几乎一夜之间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白,德国大众、丰田、雷诺等巨头关厂、断供,本土品牌拉达产能又顶不上来。 俄罗斯车市曾被外资牢牢掌控。冲突爆发前,现代、起亚、丰田、大众这些品牌占据了大半市场份额,本土的拉达虽然有情怀加持,产能却始终跟不上需求。 巨头们撤离初期,俄罗斯街头的新车越来越少,经销商的展厅里只剩下库存车,消费者想买车得排好几个月队。 拉达想趁机扛起大旗,却力不从心。它的生产线依赖进口零部件,断供后产能骤降,就算加班加点生产,前十个月的销量也只保住了 65 万多辆,同比还降了 3%。 眼看市场空白越来越大,俄罗斯不得不向外界伸出橄榄枝,而中国车企刚好接住了这个机会。 中国车企的进入速度超出很多人预料。没有复杂的谈判流程,也不用重新搭建完整生产线,直接在新疆塔城的试验区建了零部件总装基地。 这里依托巴克图口岸的区位优势,把国内的零部件运过来组装,再直接销往俄罗斯,一套流程走下来效率极高。 今年 10 月,新疆与俄罗斯联合研发的首批重卡正式下线,一下子就拿到了上千台订单。 这些车专门针对俄罗斯的路况设计,完全符合当地的准入法规,刚亮相就成了物流企业的香饽饽。 乘用车市场更热闹,从经济型轿车到新能源 SUV,各种车型源源不断地运抵俄罗斯,很快占据了市场空白。 这种合作不是简单的产品出口,而是深度的产业链绑定。 俄罗斯提供市场和资源,中国拿出技术和生产能力,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代表都特意赶来参加下线仪式,期待更多合作落地。 前十个月,俄罗斯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提升到 55%,其中不少 “本土车” 都带着中国技术的基因。 更有意思的是,当初撤离的巨头们开始后悔了。 丰田悄悄在迪拜召集前俄罗斯经销商,承担全部差旅费用还公开道歉,承认当年撤场是迫不得已。 现代汽车更精明,当初出售圣彼得堡工厂时特意加了两年回购条款,如今正通过零部件公司重启招聘,为重返做准备。 但局势已经变了。中国车企不仅站稳了脚跟,还联手俄罗斯企业搞起了研发,从简单的组装转向本地化生产。 俄罗斯前十个月新车销量虽然降了 22%,但中国车的市场占比一直在涨,新能源车型尤其受欢迎,即便整个电动车市场销量下滑,中国品牌的份额也没受太大影响。 普京大概也没想到,一场冲突竟然意外推动了本土车市的转型。曾经依赖外资的汽车产业,如今有了新的合作方向,既填补了市场空白,又实现了部分技术自主。 这种转变比单纯的外资入驻更有价值,也让俄罗斯在汽车领域有了更多话语权。 现在,那些酝酿重返的外资品牌要面对的,不再是空白市场,而是已经扎下根的中国车企。这场车市变局,本质上是产业链实力的较量。

0 阅读:0
文人学社

文人学社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