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韩国人对总统李在明的态度出现了有趣变化,虽然政治上闹出不小动静,他的支持率却往上走,11月3日的民调显示有53%的人支持他,比前一周增加了1.8个百分点,反对他的人减少到43.3%,这个数据来自对2517名民众的调查,误差幅度正负2个百分点,结果可靠。 大家还支持他,是因为经济和外交这两件事做得不错,他在APEC会议上达成多项外交突破,不仅与多国领导人会晤,还敲定韩美关税协议,保护了本土核心产业,这让很多人感到振奋,同时韩国股市此前突破4000点创新高,政府推出33万亿韩元半导体产业支持计划和中小企业低息贷款,给普通民众提供债务减免等补贴,年轻人和中年群体最关心这些方面,看到一些希望,自然愿意给他打高分。 周末那会儿支持率没怎么涨,因为出了点岔子,股市突然掉头往下走,大家心里咯噔一下,加上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想推个法案,说总统要是被起诉,可以先停一停,这事儿一出来,反对党国民力量党炸锅,说是给总统开后门,11月3日执政党宣布停止推动该法案,但已经让人心里不痛快,政治上的风吹草动,还是会影响情绪。 有意思的是,政党支持率也跟着变了,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升到45.4%,反对党国民力量党升至37.9%,这不光是因为李在明个人有魅力,而是大家觉得,执政党在外交和经济上有实际成果,反对党也没拿出更好的办法,现在选民更看重你做了什么,而不是你是不是清白的。 还有一个细节容易被忽略,李在明在APEC会议上实现了务实外交突破,本地电视台反复播放他的外交活动画面,普通民众看了就感觉“我们总统被看见了”,心里觉得安慰,这背后其实是韩国人长期担心自己在国际上说话没人听,现在切实获得外交成果,更能让民众情绪好一些。 这种支持率上升的情况确实让人琢磨,经济状况尚未完全好转,政治环境也充满争议,但普通人更关心自己的工作能不能保住,司法程序和规章制度这些事反而被放到一边,这和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很一致——当生活压力变大时,人们往往会先选择能提供实际帮助的一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