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乌战局剧变:俄军掌控99%城区、雇佣兵被俘,特朗普急寻普京破局央视新闻报道显示

可可的谈商业 2025-11-12 01:17:09

俄乌战局剧变:俄军掌控99%城区、雇佣兵被俘,特朗普急寻普京破局央视新闻报道显示,俄军近期以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打击乌军关键基地,已控制波克罗夫斯克99%的城区范围,乌军出现大规模投降潮,多国雇佣兵沦为战俘。与此同时,曾承诺“24小时结束战争”的特朗普,在重返白宫大半年毫无进展后,正急于与普京会面。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局势突变,各方博弈愈发激烈,最终走向仍充满变数。俄军攻势凌厉:精准打击+战术升级,战场优势凸显11月9日至10日,俄军连续两天动用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,直击赫梅利尼茨基州的斯塔罗康斯坦丁诺夫空军基地——这座经北约重点升级的军事枢纽,不仅常驻乌军苏-24轰炸机,美国交付的F-16战机、法国支援的幻影-2000战机也频繁在此起降补给。尽管乌军部署了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但面对10倍音速的“匕首”导弹全然无力拦截,乌克兰空军证实,11月10日凌晨的袭击中,2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。北约情报估算,俄军当前仍保有100-150枚“匕首”导弹库存,此次袭击并非孤立行动。同日,俄军出动67架无人机对乌全境军事目标展开突袭,即便乌军宣称击落52架,剩余15架仍成功摧毁多处弹药库。此外,俄军直指乌克兰能源命脉,炸毁切尔尼戈夫州生物能源热电厂,并攻击基辅、哈尔科夫等城市的变电站。乌克兰能源部11月10日通报,全国每日停电12小时的状况将持续数周,工业用电全面受限,居民用电实行“每日2-4次、每次1小时”的定量供应,前线乌军的取暖设备与通讯器材近乎瘫痪。地面战场呈现一边倒态势。截至11月10日,俄军已控制波克罗夫斯克(乌军称“红军城”)99%的区域,仅东南角小块区域仍由乌军坚守。乌军战地记者马绍韦茨透露,周边米尔诺格勒市北部防线全面崩溃,所有高层建筑被俄军占领,乌军士兵被迫向城西撤退。更严重的是,乌军出现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集体投降,俄国防部发布的画面显示,大批乌军举白旗走出掩体,其中包含波兰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法国等国雇佣兵,仅此次投降的英国籍雇佣兵就达12人。据俄国防部统计,俄乌冲突至今,超1.1万名外国雇佣兵赴乌参战,美欧籍占比超60%,目前已有近4000名雇佣兵被消灭。俄军此次取胜的关键在于战术升级。此前巴赫穆特战役中,俄军硬攻每推进1公里便伤亡数百人;而此次俄军先以装甲部队切断乌军补给线,用无人机昼夜监视防线漏洞,再分三路合围,将乌军困于城内断水断粮后发起总攻,伤亡比较巴赫穆特战役降低70%。值得注意的是,波克罗夫斯克是顿巴斯北部的补给枢纽,俄军拿下此地后,可向西推进至康斯坦丁诺夫卡,甚至威胁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大本营,整个乌东防线或面临崩溃风险。特朗普急推和谈:内外承压下,会晤普京一波三折特朗普的“促和焦虑”日益凸显。2024年大选期间,他喊出“24小时结束俄乌战争”的口号,但重返白宫大半年来,别说结束战争,连停火谈判都未推动,民主党议员持续以“言而无信”对其发起攻击。为扭转局面,特朗普曾向泽连斯基发出最后通牒,称“不谈判就削减50%军援”,同时致电普京威胁“不停火就加大对俄能源制裁”,但俄乌双方均未买账——普京明确表示“不会在压力下谈判”,泽连斯基也强硬回应“未获胜便不停战”。11月7日,特朗普突然宣布希望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与普京会晤,“细节正在讨论中”;3天后,他在白宫会见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时,连续4次强调“俄乌冲突将在不久的将来结束”,并宣称“自己曾化解8场国际冲突,此次也能做到”。事实上,特朗普急于促成和谈,不仅是为兑现竞选承诺,更担忧俄军持续推进将导致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大幅下滑。目前已有5个欧洲国家私下表示,若俄军拿下整个顿巴斯,将考虑与俄罗斯恢复能源贸易,这正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局面。然而,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一波三折。10月16日两人通电话后,特朗普曾兴冲冲宣布“近期在布达佩斯见面”,但10月22日突然取消,理由是“目前会晤不会有成果”,媒体猜测背后是美国内部未能达成共识——五角大楼担心“特朗普让步过多”,共和党议员则惧怕“谈判失败丢面子”。俄罗斯方面态度冷静,总统助理乌沙科夫10月27日表示“会晤意愿仍在,但需等待合适时机”,11月7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补充称“俄美需周密筹备,俄乌缺乏互信是最大障碍”,未给出明确答复。更棘手的是,特朗普政府内部对援乌的分歧不断扩大。11月8日,美国国防部提交的“2025财年援乌预算”被国会打回,理由是“看不到援乌的明确效果”。特朗普本人对援乌武器也态度犹豫,此前泽连斯基索要“战斧”巡航导弹遭直接拒绝,理由是“可能让美国卷入战争”;如今泽连斯基求购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特朗普仍未松口,仅表示“需先看谈判进展”。显然,特朗普试图让俄乌按美国剧本推进,但俄军占据战场优势,普京不会轻易让步,泽连斯基又顾虑谈判丢领土不愿妥协,其“和事佬”角色难当。泽连斯基求援无门:战争资源耗尽,寄望美国难如愿泽连斯基已将美国视为“救命稻草”。北约早已明确“不会派兵参战”,欧洲国家也纷纷“摆烂”——德国仅交付1套“爱国者”系统便拒绝追加,法国称“幻影-2000战机已无多余可送”,英国直接削减30%援乌资金。乌军总参谋部11月9日内部报告显示,前线士兵缺口达12万人,弹药储备仅够维持1个月,若无美国援助,根本撑不过这个冬天。为争取援助,泽连斯基对美国采取“软硬兼施”的态度。一方面,他在采访中称“全世界都怕特朗普,但我不怕”,否认“特朗普向他扔地图”的传闻,反复强调“美乌是盟友”,试图拉近关系;另一方面,不断加码求援诉求,10月19日提出向美国购买25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,11月9日接受英国《卫报》采访时又将数量提升至27套,还提议“欧洲国家先出借现有‘爱国者’,待美国新系统交付后再归还”。但一套完整的“爱国者”系统(含6台发射车、2部雷达车、1部指挥车和48枚拦截弹)造价超10亿美元,27套合计270亿美元,对美国而言亦是巨额开支。波克罗夫斯克战局恶化后,泽连斯基紧急将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从利沃夫调往前线,并派遣预备队支援。但瑟尔斯基抵达后发现,乌军后勤补给线早已被俄军切断,士兵连面包都难以获取,预备队装备“一半老旧、一半缺零件”,根本无法组织反攻。马绍韦茨在社交媒体直言“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投降,否则就是白白送死”。泽连斯基既不愿接受投降结局,一边给前线士兵打气“守住每一寸土地”,一边又致电特朗普恳求“尽快推动和谈,别让乌军再流血”,这种“又想打又想谈”的矛盾心态,尽显乌克兰的无奈。更现实的是,即便美国同意出售“爱国者”系统,对乌军而言也未必能扭转战局。该系统需要专业人员操作,美军培训乌军士兵至少需3个月,届时冬季已近尾声;且“爱国者”主要针对巡航导弹和战机,对俄军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的拦截率不足10%,泽连斯基的寄望恐难成真。局势总结:和平之路仍存变数当前俄乌局势呈现清晰格局:俄军在战场占据明显优势,特朗普急于促和谈却面临内外双重阻力,泽连斯基求助美国屡屡受限。这场持续三年多的冲突,已造成数百万人流离失所,双方伤亡超50万人。尽管特朗普宣称“冲突将很快结束”,但只要俄乌在领土问题上未能达成共识,战争便难以真正落幕。和平是全球共同的期盼,唯有各方摒弃执念、回到谈判桌前,通过平等协商化解分歧,才能让更多人摆脱战争苦难。未来局势如何演进,仍需关注俄乌战场动态与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。信息来源:参考消息-《与欧尔班会晤,特朗普多次表示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》环球时报-《泽连斯基:乌克兰希望向美国订购27套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系统》华夏时报-《“俄乌冲突将在不久的将来结束”!特朗普又“改口”了:还是希望和普京见》

0 阅读:0
可可的谈商业

可可的谈商业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