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刚刚!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了! 11月12号,美国最高法院做了个影响千万人生活的决定:延长暂停执行地方法官相关命令的时间,允许联邦政府继续扣着约40亿美元的“补充营养援助计划”(SNAP)资金。 这就意味着,从11月1号起就停发的SNAP救济金,还得一直停下去——这可是这个计划运行60年来头一回全面停发,就算以前美国政府停摆,这笔保障老百姓吃饭的钱也没断过。 这次停发影响到了4200万美国人,其中七成都是老弱病残,这些人平时最需要这份保障。 对他们来说,SNAP的食品券不是额外的补贴,而是能帮着活下去的关键。 更关键的是,联邦政府只打算发原来65%的救济金,一个四口之家每个月能拿到的食品补贴就只剩200美元了。 目前物价一直在涨,这点钱连最基本的吃饭需求都满足不了,不少家庭只能每顿饭都省着花,有时候还吃不饱。 各州在发救济金这件事上,处理得乱七八糟。 有些州之前已经按全额发了,目前又被要求把钱追回来,让已经安排好开支的老百姓左右为难。 有些州只发了一部分,剩下的钱一直没着落;还有些州干脆一分没发,当地老百姓直接面临没饭吃的风险。 这种不一样的执行情况,不仅让大家更着急,也能看出来美国地方和联邦在民生政策执行上配合得不好,有不少问题。 普通人的难处最能反映真实情况。 宾夕法尼亚州的吉姆要照顾失明的妻子和生病的女儿,以前每个月350美元的食品券是全家的救命钱,目前账户里只剩10美元,一家人只能靠米饭和拉面凑活过日子。 底特律有位单亲妈妈在便利店打工,工资本来就少,救济金停发后,她只能每天抽时间去救济站领吃的。 俄亥俄州的一位老兵已经两个月没拿到补助了,钱包空空,没办法维持基本生活,只能计划搬到儿子家靠儿子养活。 与此同时,各地的食品银行门口都排起了长队,寒风里,有家长抱着小孩等了两个小时,就为了领点应急的食物,不少家庭的冰箱都空了好几天,就盼着救济金能早点到账。 其实,这场麻烦本来能避免。 哈佛的教授说,美国农业部有专门的应急资金,还能调动其他账户的钱,完全能调钱过来补上SNAP的资金缺口,但联邦政府一直没这么做。 一边是几千万人可能要挨饿,一边是华盛顿的政客们还在争论,这种鲜明的对比,暴露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——制定政策的时候没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最后受影响的还是美国普通大众。 不过危难里也有温暖。 有位老师在自家前院摆了个“小食品柜”,自己花钱买食物放在里面,让有需要的人自己拿。 她说:“我宁愿自己多花点钱,也不想看着邻居们挨饿。” 这句话很朴实,却让人觉得暖和,也反映出大家对基本生活保障的迫切需求。 这场60年都没发生过的救济金停发,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政策调整,更是对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次大考验。 它不仅让4200万人的基本生活受了影响,还打破了这么多年来的民生保障惯例,让大家开始讨论“政策能不能稳定”“怎么保护弱势群体”这些重要话题。 接下来,联邦政府会不会改主意、应急资金能不能被用上、千万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,这些都值得一直关注。 而这件事也给各国提了个醒:民生问题没小事,不管怎么调整政策,都得守住以老百姓为本的底线,不能让弱势群体成为政策博弈的牺牲品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