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银行取现金时被柜员反复追问用途,甚至要翻出上月流水仔细盘问;而手机也可能突然“

不凡阳光 2025-11-13 12:55:51

在银行取现金时被柜员反复追问用途,甚至要翻出上月流水仔细盘问;而手机也可能突然“罢工”,连正常用网都成问题……反诈防护网越扎越紧,可咱们老百姓的个人隐私底线,到底该划在哪里? 律师周筱赟去银行取4万元现金时,柜员不仅追问这笔钱的用途,还翻出她上个月的银行流水仔细盘问。医生杨女士就更委屈了:丈夫在医院做手术,她的手机突然被停机了;等她去申诉时,连自己的号码也跟着被停了机。反诈这事儿本身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钱袋子,是好事,可实际执行的时候,“误伤到”普通老百姓的情况却不少见。 其实央行早就发了新规,取消了取5万元现金需要报备的规定,可不少基层银行却还在额外增加要求。江西通信管理局也专门发通报,要求整改这些“奇葩证明”,这说明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。有专家也提醒,反诈是好,但不能为了防骗就损害咱们的公民权利。 当然,精准反诈也能赢得支持:68岁的张奶奶就因为银行精准拦截,成功保住了10万元没被骗走。可问题是,“刚刚好”的防护才有用,“过度防护”只会让大家觉得麻烦。那您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种“过度防护”的情况呢?咱们到底该怎么在护住钱袋子的同时,守住自己的隐私底线呀?

0 阅读:16
不凡阳光

不凡阳光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