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闪婚”骗局非个例,婚姻大事需谨慎⬇️事件脉络与关键疑点:1.急速...
婚姻胡蓉
2025-11-14 15:01:18
“闪婚”骗局非个例,婚姻大事需谨慎
⬇️事件脉络与关键疑点:
1.急速的“爱情”:刘先生5月份通过婚介前往贵州相亲,与张女士认识,第二天就闪婚。 这种缺乏必要了解的过程是此类骗局的典型特征。
2.高昂的代价:为了这场婚姻,刘先生前后支付了包括婚介费、彩礼在内的各种费用,总计高达42万元。
3.预设的“离别”:婚后,张女士于7月份提出要回老家考驾照,随后便一去不回,彻底失联。 “考驾照”这个理由在此类骗局中曾被用作离家的借口。
⚖️ 背后的法律真相与维权路径
可能涉嫌诈骗罪:从过往类似案例看,如果女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通过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(例如伪造身份、假借结婚名义)骗取大额财物,其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。在安徽一位何先生的类似案例中,涉事女子就已被警方刑事拘留。
⚠️维权路径:
1.立即报警:这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。鉴于刘先生遭遇的情况与其他已立案的案例高度相似,建议尽快整理所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2.收集并保存证据:请务必保存好婚介服务合同、转账记录(彩礼、婚介费等)、聊天记录以及女方的身份信息等所有相关材料。 这些都是警方立案和后续法律诉讼的关键。
3.追究婚介责任:可以同时追究婚介公司的责任。根据相关案例和法院观点,若婚介机构未尽到审核义务或存在虚假宣传,消费者有权要求其退还部分甚至全部服务费。
🛡️ 如何防范“闪婚”陷阱
面对婚姻大事,必要的谨慎是对自己负责。
1.拒绝闪婚诱惑:几天内就催促领证是此类骗局常见套路。 务必给彼此足够的了解时间。
2.核实对方信息:在决定结婚前,应通过多种途径核实对方的身份、婚姻状况、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。案例中,有受害者事后才发现女方的“亲人”是假扮的。
3.警惕高额索取:一旦对方或婚介在短时间内提出高额彩礼、礼金或服务费,就需要高度警惕。
4.选择正规婚介并细审合同:选择有资质、信誉好的正规婚介机构,仔细审阅合同条款,将关键承诺写入合同,切勿轻信“包成功”等口头承诺。
“闪婚+双骗”是婚骗常用套路。因此,在追求幸福的同时,务必保持清醒。
1️⃣核查资质:签约前,核查婚介机构的营业执照等资质。
2️⃣明确合同:确保合同明确服务内容、收费标准、违约责任等,对模糊条款要对方书面解释清楚。
3️⃣保留证据:妥善保管合同、付款凭证、聊天记录等所有相关材料。
结婚相亲婚介彩礼骗婚诈骗罪婚姻家事合肥律师胡蓉
0
阅读: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