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难怪德国人怀念默克尔,打着安全旗号,默茨对华动手,已连开3枪】最近德国民调数据显示,有四分之一的德国人,希望前总理默克尔回归,看得出来,对现任总理默茨很多德国人已经是愈发不满。而眼下,中欧正因稀土、安世半导体等事件关系紧张,就在此时,德国再添一把火。路透社透露称,默茨政府计划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,涉及价值链安全与可靠性问题,以及能源、原材料进口方面的状况。在此之前,默茨主持召开“钢铁峰会”,宣称要对中国的钢材征收进口税;隔天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发出警告,称欧洲必须保护自己的核心产业,若贸易关系恶化,应考虑对华采取行动。一连三枪,枪枪指向中国,看起来,德国确实想对中国动手了。这段时间以来,德国仿佛变了脸一般,频频挑衅中国,先是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的访华行程在最后一刻被取消,而后又低头认错要重新协调再访华,希望中方能不计前嫌。如今又打着所谓的安全旗号,大行贸易保护措施,难怪网友感叹,默克尔后,德国没有一个正常的政治家。深究起来,默茨政府变脸、对华“去风险”背后,是德国出现了根本性矛盾。以前是德国先进的工业技术加中国廉价的劳动力,制造出东西销往美国市场,两国优势互补,就比较友好。现在随着中国产业升级,中德产业已是正面竞争,而且在一系列重要的未来产业中,比如可再生能源、AI半导体领域,德国在这十几年间经历了从世界领先垄断到完全被排挤出局。接下来,目前,进入战场的是德国经济的支柱,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,是德国百万劳工生存和德国之所以还被称为发达国家的支柱。这样一来,两国关系就得重新考虑了,但从默茨政府的选择来看,他似乎想对抗。但其一政策本身充满矛盾,供应链重组、提高对华钢材关税这些意味着成本上升,虽然能短期内保护德国钢铁行业,结果却可能推高汽车、机械等德国核心下游产业的生产成本,多数企业也未必愿意放弃中国市场。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看似强硬,似乎也是这个态度,他一面声称最好是达成某种协议,达成某种共同谅解,另一面又威胁“如果报复是最后的手段,我会说,我们必须强硬起来”,这种矛盾心态背后,正是德国对中国深深的依赖。脱又脱不开、打又打不过,才造就了如今德国矛盾的心态。就在德国民众愈发不确定的时刻,一项民调显示,四分之一的德国人希望默克尔回归。默克尔执政16年间,以务实对华政策著称,始终强调对话与合作,结果她刚下台,北溪被炸,核电站自炸,被美国裹挟,德国制造优势全没了。如今默茨政府更是在错误道路上狂奔。而德国的情况并非孤例,也是欧盟的缩影。现下欧盟关键矿物机构已敲响警钟,指出欧盟对中国关键矿物的依赖已远超安全红线。欧盟计划2030年之前,确保任何单一国家对任何一种关键矿物的供应占比不超过65%,但目前多数矿物对中国的依赖已远超这一门槛。与此同时,欧盟委员会也在积极行动,不久前对中企收购巴西镍业务发起深入调查,担忧该交易可能导致镍供应绕过欧洲市场。可以说,德国是欧盟的缩影,而欧盟则为德国行动背书。说到底,德国的变脸,是在面对中国在传统德国优势领域崛起、面对美国关税施压、面对国内经济增长停滞的选择。但保护主义并非解药,争不过中国就想拿捏中国,更是不可能,结果只能伤人更伤己,还要被中国狠狠反击。



谈股论金
要死不拦着,成全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