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最可能打破核武“只威慑不使用”的潜规则?不是手握八成核弹头的美俄,也不是摩擦不断的印巴,而是常被忽视却屡次搅动局势的朝鲜! 冷战后核武早成“战略摆设”,美俄靠它维持地位,中国坚守“不首先使用”底线,印巴再冲突也懂核战等于同归于尽。但朝鲜完全不同,从2006年首次核试验到2025年预估拥有50枚核弹头,搭配能打到美国本土的洲际导弹,它把核武当成保命底牌而非威慑工具。 长期制裁下经济艰难,朝鲜却全力造核,核心逻辑是“不信任何外部承诺,只信自己的核按钮”。近几年更是动作频频,试射高超音速导弹、下令增产钚,2024年还与俄罗斯签战略伙伴条约获支持,在美国分身俄乌冲突时更有底气示强。 和其他核国家比,朝鲜“没什么可失去”——无全球化经济链条、无外部依赖的金融体系,决策集中无需顾虑制衡,核心理门槛远低于常规国家。随着美俄核裁军条约即将到期,核规范松动给其留足操作空间,东北亚风险持续升级。 中方始终坚守半岛无核化底线,推动多边对话,但单靠劝说不够。核战争没有赢家,朝鲜离核按钮的距离,值得全球警惕,毕竟任何侥幸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