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年轻人,一点亏都不想吃!”浙江杭州,女子花 13999 元在官网买了一台苹果手机,结果收到贴好膜后,发现手机版本发错了!客服让她把手机退回去,但女子觉得自己贴膜花了 40 块钱,苹果要承担这笔费用,可谁知道被拒绝了! 据小强热线浙江教科11月12日报道,这位赵女士前不久在苹果官网上订购了一台最新款的iPhone,特意选了1TB的最高内存版本,价格将近一万四。 对于新手机,她自然是爱护有加, 快递一到,她都没顾得上开机插卡,就兴冲冲地跑去手机店,精挑细选了一张价值40元的钢化膜,让师傅仔仔细细地给贴上了。 看着屏幕完美无瑕,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,可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,回到家后,赵女士拿出自己的两张手机卡,准备装进新手机里。 然而,当她打开卡槽时,整个人都愣住了,这个卡槽只有一个卡位,根本放不进第二张卡,她翻来覆去地试了好几次,确认这手机只支持单卡。 这下她可纳闷了,在中国大陆官方渠道销售的苹果手机,明明都应该是支持双卡双待的,怎么自己这台就不一样呢? 她立刻怀疑,自己是不是收到了港版或者其他地区的版本,很可能是发货的时候,工作人员给弄错了。 发现问题后,赵女士第一时间联系了苹果的官方客服,客服人员在了解情况后,态度倒也直接,表示如果赵女士不满意,可以马上为她办理退货或者换货。 听到可以退换,赵女士心里的石头先放下了一半,但她紧接着就提到了那个手机膜的问题:“行,退货可以,但你们发错了货,我这手机膜都贴好了,花了40块钱,这个钱你们得给我报了吧?” 她觉得,这个要求合情合理,毕竟如果不是苹果发错货,她这40块钱就不会白花,然而,客服接下来的回答,却让赵女士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。 客服用一种很官方的语气回复说,公司建议所有客户在收到手机后,首先要进行验机,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贴膜等个人操作,至于贴膜的费用,公司的售后政策里没有这个赔偿项目,所以不能赔付。 赵女士一听就急了,反问道:“那我这膜不是白贴了吗?你们的错误凭什么要我来买单?” 可不管她怎么理论,电话那头的客服就像个机器人一样,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:“不好意思,女士,这个我们确实赔不了。” 这下可把赵女士给气坏了,她觉得,自己一万四的手机都买了,会在乎这40块钱吗?根本不是钱的问题,而是这口气咽不下去。 她认为,苹果这么大一个国际品牌,在自己的工作环节上出了差错,给消费者造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,理所应当要承担责任。 现在这种“退货可以,赔钱不行”的态度,让她感觉自己完全没有被尊重,反倒像是她在无理取闹, 这件事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天,赵女士和苹果客服沟通了数次,但对方始终不肯松口。 无奈之下,她只好寻求媒体的帮助,希望把事情说道说道,给自己讨个公道,有意思的是,当媒体介入后,苹果官方的回应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。 他们通过查询赵女士手机的序列号,确认这台手机确实是国行版本,可当被问到为什么国行版本会是单卡槽设计时,官方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解释,只说他们也不清楚。 这个回答,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,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,网友们的评论也炸开了锅,有网友觉得,这位女士有点小题大做,“为了40块钱至于吗?有这功夫早就换完新手机了。” 但更多的人站在了赵女士这一边,一位网友说得好:“支持这位女士!这不是40块钱的事,这是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事,如果今天40块钱我们不争,那明天400块、4000块的损失,他们也同样会让我们自己承担。” 另一位网友也表示:“大公司的傲慢就是被惯出来的,他们觉得消费者好欺负,反正你最后还是得用我的产品,就得有较真的人,才能让他们学会尊重消费者。” 说到底,这件事的核心已经不是那40块钱的手机膜了,而是消费者在面对大品牌犯错时,那种深深的无力感。 我们花钱买东西,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,还包括了对这个品牌的信任和它所承诺的服务,当品牌方因为自己的失误给消费者带来麻烦和损失时,一句轻飘飘的“抱歉,按规定不能赔”,不仅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会极大地伤害消费者的感情。 一个品牌的声誉,不是靠广告打出来的,而是靠一次次良好的服务、一个个满意的用户积累起来的,面对问题,是选择推诿责任,还是主动承担,恰恰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格局和担当。 希望苹果公司能真正地倾听消费者的声音,不要因为区区40元钱,而损失掉一个用户长久以来建立的信任,毕竟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 信源:小强热线浙江教科2025-11-12——苹果官网发错手机40元贴膜谁赔 杭州的邵女士在官网花13999元买了一台iPhone17 Pro Max,贴好膜才发现,这部手机不像是国行版,像是港版。经过交涉,苹果同意退货,却不肯赔40 块钱的贴膜费,邵女士很生气


心疼了信碰了
不应该是退一赔三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