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粉丝一翻开东周那段历史,就被各种“X姜”绕晕了,关键是这些“X姜”不仅名字差不多,连事迹也差不多,大部分都是搞破鞋乱政的事。那么为啥“X姜”这个名字这么有毒呢?这些“X姜”到底是什么关系呢?首先说下这个命名规则,“姜”是她们的姓,用“X姜”来称呼说明了她们都是齐国公室出身。这个X的来源就不一样了,主要是几种:1 从夫:使用丈夫的谥号,如嫁给卫庄公的庄姜。2 从己:使用自己死后的谥号,如文姜、宣姜。3 特征:使用国名或其他特征,如齐姜(泛称)、棠姜(来自棠地)。下面挨个跟大家说这些“X姜”的事迹。先说庄姜,她是齐庄公的女儿,出身高贵,嫁给卫庄公后没有儿子,就抚养了卫庄公的妾室戴妫的儿子公子完,即卫桓公。她本人没有任何不良记录,反而以美貌和品德出众被歌颂。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写的就是她: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,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尽管庄姜美丽又身份高贵,却因为“无子”被冷落,她抚养的之子公子完(卫桓公)也在州吁之乱中被杀。此后,卫国迎回了在邢国当人质的公子晋即位,史称卫宣公。卫宣公在破鞋方面建树良多,他还在当公子的时候,就和老爹卫庄公的一个妾私通。这个妾也是来自齐国,叫做夷姜,可能是嫡母庄姜出嫁时候的媵妾。夷姜和公子晋不仅私通,还生下了一个孩子急子,可能是生的时候特别急吧。卫宣公即位后,立夷姜为夫人,急子为太子,史称太子伋。感觉这就是上一个版本武则天的故事?别急,很快这个故事就急转直下了。太子伋长大后,老爹卫宣公就要给他娶媳妇,娶的还是齐国公主,是齐僖公的女儿。这位齐僖公,就是卫宣公嫡母庄姜的兄弟,所以他给儿子娶的儿媳,正是嫡母的侄女,名叫宣姜。宣姜和姑姑一样,长得特别美,所以卫宣公一看,就不舍得给儿子了,还在黄河边筑新台,将她占为己有。《诗经》有一首《新台》讲的就是这件事情:新台有泚,河水弥弥。燕婉之求,籧篨不鲜。新台有洒,河水浼浼。燕婉之求,籧篨不殄。鱼网之设,鸿则离之。燕婉之求,得此戚施。这个宣姜不是省油的灯,她和卫宣公生下公子寿和公子朔,她原来的未婚夫太子伋的母亲夷姜因此失宠,上吊自杀。为了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,宣姜与公子朔构陷太子伋。卫宣公听信谗言,于是他派太子伋出使齐国,派人冒充盗贼在卫国边境莘地等着。卫宣公交给太子伋白色的旄节,而告诉莘地的强盗,看见手拿白色旄节的人就杀掉他。毕竟边境是三不管地区,发生啥事都好解释。没想到宣姜生了个特别友爱仁义的儿子,她的长子公子寿知道了母亲和弟弟的阴谋,力劝大哥太子伋不要去。太子伋认为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,公子寿只好在行前把他灌醉,偷走太子伋的白色旄节,假扮他先去了边境。盗贼一看,白色旄节,对上了,就杀了他。随后太子伋赶到,看到弟弟的尸体,大哭,对强盗说:“应该杀掉的是我。他有什么罪?请杀死我吧!”于是他也被杀了...不是大哥你这...图啥????卫国人对这两位无辜公子的悲剧感到十分哀痛,赋诗《二子乘舟》纪念两人。二子乘舟,泛泛其景。愿言思子,中心养养!二子乘舟,泛泛其逝。愿言思子,不瑕有害。虽然折损了一个儿子,但是宣姜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。卫宣公死后,她的儿子朔即位为卫惠公。想也知道,这种人品,没法服众,所以卫惠公很快被推翻,逃到了齐国。齐国此时国君是卫惠公的舅舅齐襄公,他派大军镇压了卫国的动乱,强行扶卫惠公上位,但卫国国内依然各种看不上他。最后,齐襄公为了平定卫国的形势,也是为了继续控制卫国,发挥宣姜的政治影响力,就强迫卫宣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顽(昭伯)娶了庶母宣姜。而这个公子顽的母亲,就是之前上吊的那个夷姜!宣姜和公子顽结婚后,又生了三子二女。卫惠公死后,他的儿子卫懿公胡作非为,后来被北狄所杀。卫国最后拥立了宣姜和昭伯的儿子公孙申为卫戴公。卫戴公在位仅仅一年就去世了,于是国人又拥立了卫戴公的弟弟公孙毁为卫文公。等于宣姜的第一任未婚夫是太子,然后她嫁给了公公,生了两个儿子,一个儿子死了,一个儿子成为国君;然后她嫁给了庶子,又生了两个国君....哦对了,这个庶子还是她第二任丈夫和庶母所生....不行,太乱了....你以为这就到极限了?远没有!重量级的来了!宣姜的妹妹文姜,以才华闻名(“文”即有文采),出嫁前就和齐襄公(诸儿)关系暧昧。后来她嫁给了鲁桓公,出嫁多年后,随丈夫鲁桓公访问齐国,然后就被请入后宫,叙姑嫂姐妹之情。但是后宫所有公主嫔妃都没有见到这位文姜,她跑去和哥哥齐襄公旧情复燃了....这事被鲁桓公知道后,齐襄公一不做二不休,直接杀害了鲁桓公....乱伦一时爽,老公火葬场...这位文姜和老公生的儿子,就是鲁庄公。鲁庄公没有吸取他爹的教训。他舅舅齐襄公杀了他爸爸,他却娶了舅舅的女儿(也有说孙女),史称哀姜。这个称号一看就知道,得继续出人命。鲁庄公迎娶哀姜的过程中,基本打破了当时一切可以打破的规矩,而且还没结婚的时候,他就曾经去齐国看望哀姜,被指是“未娶而先淫”。哀姜嫁到鲁国后,一直没有儿子,就抚养了自己陪嫁媵女叔姜所生的儿子公子启方。但是鲁庄公娶哀姜的时候,都三十六岁了,之前他就生了公子般。鲁庄公想立长子公子般为继承人,但是朝廷里没有人支持,尤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,坚决要求立公子启方为嗣。为啥呢?因为庆父和嫂子哀姜有一腿...鲁庄公一直犹豫不定,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定下来。于是鲁国开始了大乱斗....最后老大公子般被庆父杀死,公子启方继位为鲁国国君,史称鲁闵公。庆父一开始杀了人跑去了齐国,老情人的娃上台后,他又回来了。于是老情人哀姜又想到了要立庆父为后嗣…不是…哪有叔叔继承侄儿的,对吧?庆父膨胀了,等不及了,指使人杀了闵公,然后又一波大乱斗开始了…这就是所谓的“庆父不死,鲁难未已”…这两次内乱,哀姜肯定是有责任的,鲁国人无法容忍她的行为,齐桓公作为“盟主”也为了稳定鲁国,迫使她回国。途中被她自己的哥哥(也有说父亲)齐桓公在夷地杀死,尸体被送回鲁国。算是齐桓公“主持公道”了。那位倒霉的鲁闵公去世后,弟弟公子申继承了王位,也就是鲁僖公,他老婆也是齐国人,叫做声姜,这次终于没搞破鞋。但好景不长,鲁僖公死后,传位给了儿子鲁文公,鲁文公的妻子又叫哀姜了…这名字一听就要出事…齐国当时国君是齐桓公的儿子齐惠公,他默许鲁国权臣杀死了哀姜的两个儿子,让庶子继位…所以这个“哀”是真的很悲哀…这个继位的庶子称鲁宣公,不用问,老婆也是齐国公主,称穆姜。穆姜肯定是齐国公主,从年龄来看大概率是齐惠公的女儿。穆姜生的儿子继位后,称为鲁成公,鲁成公即位时年幼,她摄政,与鲁国宗室叔孙侨如私通,甚至打算废掉鲁成公,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公子偃。阴谋失败后,叔孙侨如被逐,穆姜本人被软禁在东宫直至去世。这些“X姜”看起来眼花缭乱,其实说穿了就是齐国三代公主乱七八糟的那些事罢了。感觉齐国这三代是不是有啥搞破鞋KPI,时间紧任务重,公主们必须火力全开、夜以继日996地搞破鞋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