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侯友谊发表对沈伯洋被通缉后,卢秀燕也发表了自己意见:谴责任何形式暴力,绝不宽贷,坐实了侯友谊第二人设,面对绿营一点招没有,对大陆怎么就来劲。 沈伯洋被通缉后,大陆方面步步紧逼,从惩戒措施到经济制裁,再到全球追捕,一套组合拳让“台独”势力瑟瑟发抖。 然而,作为国民党籍的重要政治人物、台湾人口第一大城市的新北市长,侯友谊却在此关键时刻选择了“沉默”。 没有公开表态支持大陆的反“独”行动,也没有对沈伯洋的分裂行径进行谴责,这种“事不关己”的态度,与他在国民党内的高民调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。 回顾侯友谊的政治生涯,这种“沉默”并非首次,在国民党的重要活动中,他常常以“市政繁忙”为由缺席,却总能在民进党的活动现场“挤出时间”。 这种双重标准,让蓝营支持者怒不可遏,有评论指出,侯友谊作为新北市长,本应是蓝营对抗民进党的核心骨干,却反而向对手示好,其立场之模糊,令人怀疑他究竟是蓝营的“中流砥柱”,还是民进党的“隐形盟友”。 与侯友谊的“沉默”相比,卢秀燕的表现则更加“直接”,在回应网友宣示对闽南狼进行“斩杀行动”时,她高调宣称“谴责任何形式暴力,绝不宽贷”。 然而,当民进党当局及沈伯洋、温子渝、陈柏源等人对陆配喊打喊杀时,她却选择了沉默,这种“选择性谴责”的双标行为,彻底暴露了她在两岸议题上的立场动摇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卢秀燕在国民党主席选举期间,曾一度被视为蓝营共主、2028年的不二人选,然而,一场非洲猪瘟事件,就让她在民进党的攻击下原形毕露。 如今,在“台独”议题上,她再次露出了双标真面目,让人不得不怀疑,这位所谓的蓝营领袖,是否真的具备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、实现政党复兴的能力。 侯友谊的“沉默”与卢秀燕的“双标”,并非个例,而是国民党在两岸议题上立场模糊的缩影。 面对民进党的“台独”挑衅,国民党内部有人选择回避,有人选择附和,却鲜有人敢于站出来,明确表达支持两岸统一的立场。 这种立场模糊,不仅让蓝营支持者寒心,更让国民党在岛内的政治博弈中逐渐边缘化。 历史早已证明,凡分裂国家者,必遭人民唾弃、被历史审判,国民党作为台湾地区的重要政党,本应承担起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责任。 然而,如果继续在两岸议题上立场模糊、摇摆不定,那么最终只会失去民心、失去未来。 在两岸关系复杂多变的当下,国民党需要的是有担当、有坚定立场的领导人,而不是像侯友谊那样“沉默是金”的“隐形人”,也不是像卢秀燕那样“双标”的“变色龙”。 只有明确表达支持两岸统一的立场,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,才能赢得民心、赢得未来。 否则,无论国民党过去多么辉煌,都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逝,毕竟,在民族大义面前,任何模糊与动摇,都将是不可原谅的罪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