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务卿马可·鲁比奥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就我们而言,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制裁的了。我们已经打击了他们最大的石油公司——这正是所有人期待已久的。坦白说,我不知道我们还能做什么。在这方面,我们几乎已经用尽了所有可以实施新制裁的手段。” 鲁比奥像往常一样补充说,进一步的对俄制裁政策完全取决于欧洲人。到目前为止,欧盟已经对俄罗斯实施了19轮制裁,现如今正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第20轮制裁清单中还应包含哪些内容。 鲁比奥说的“最大石油公司”,指的就是俄罗斯石油公司,美国去年就把它列进了全面制裁名单,不许美国企业跟它做生意,还威胁其他国家敢买就一起罚。 可结果呢?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反倒比制裁前涨了5%,只不过把原来卖给欧洲的油,转头以更划算的价格卖给了印度、中国这些国家,连结算都换成了人民币和卢比,绕开了美元体系。 美国本想掐断俄罗斯的钱袋子,没想到人家另开了个收款码,石油这块最大的蛋糕,压根没被抢走。 更有意思的是,美国嘴上喊着制裁,身体却很诚实。去年年底有数据显示,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铝制品比前年多了三成,理由是“保障本国制造业供应链稳定”。 合着制裁是给别人定的规矩,自己倒能网开一面,这种双重标准,也难怪鲁比奥说“没招了”的时候,底气那么虚。 毕竟真要把制裁做到底,美国的汽车、航天这些依赖俄罗斯原材料的产业,首先就得喊疼,到时候选民的选票可不跟他讲什么政治正确。 鲁比奥把球踢给欧洲,欧洲那边更是愁得头都大了。到现在为止,欧盟已经对俄罗斯搞了19轮制裁,从一开始的冻结俄央行资产、禁止俄船只靠港,到后来的能源禁运、科技封锁,甚至连钢琴、鱼子酱都被列进过清单,堪称“制裁到牙齿”。 可制裁这东西从来都是双刃剑,欧洲先被割得鲜血淋漓。就说能源吧,以前欧洲四成的天然气都从俄罗斯买,制裁后只能高价从美国、卡塔尔进口,去年冬天不少家庭的取暖费涨了三四倍,工厂因为能源成本太高被迫停工,德国的工业产出一度跌了6%,通胀率更是飙到了两位数,老百姓上街抗议的队伍就没断过。 现在欧盟要琢磨第20轮制裁清单,简直是把字典翻烂了都找不出新花样。 之前有消息说要制裁俄罗斯的钻石出口和金属加工行业,可立马就被比利时、波兰这些国家顶了回去——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是全球最大的钻石交易中心,俄罗斯钻石占了全球市场的三成,真制裁了,比利时的钻石商得集体破产;波兰的钢铁企业依赖俄罗斯的铁矿石,断了供应,工厂就得停产。 还有人提议制裁跟俄罗斯做生意的第三国企业,这更不现实,中国、印度这些国家跟俄罗斯的贸易量越来越大,真要制裁,欧洲的汽车、化工产品别想再卖到这些市场,损失的还是自己。 欧盟内部早就吵成了一锅粥,匈牙利更是直接放话“不会支持任何新制裁”,因为匈牙利的能源和农业完全依赖俄罗斯,之前的制裁已经让本国经济亏了几十亿欧元,再跟着瞎折腾,总理都得被选民赶下台。 德国、法国这些大国也开始松口,私下里跟俄罗斯保持着部分贸易往来,毕竟企业的利益不能不管,总不能为了政治口号,把自家的产业都拖垮。 反观俄罗斯,早就把应对制裁的招术练得炉火纯青。 能源出口转往亚洲,去年对中国的石油出口增长了18%,对印度的出口更是翻了三倍; 贸易结算用本币或者人民币,绕开SWIFT系统,美元、欧元的霸权在俄罗斯这里先破了个口; 粮食、化肥这些刚需产品照样出口,全球粮食市场上,俄罗斯的小麦出口量还是稳居第一,反而因为国际粮价上涨赚了不少。 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的GDP不仅没被制裁打垮,去年还增长了2.2%,外汇储备也稳定在6000亿美元以上,比不少欧洲国家的状况都好。 鲁比奥的“没招了”,本质上是美国霸权失灵的缩影。以前美国喊一声制裁,全世界都得跟着动,现在俄罗斯硬生生闯出了一条生路,还带动不少国家开始去美元化,美国的制裁大棒再也不是万能的了。 欧盟的19轮制裁,更是把自己从能源安全、经济稳定的舒适区里拽了出来,如今第20轮制裁的清单还没影子,内部的分裂先越来越明显。 说白了,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,而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笨招。美国和欧洲把制裁当武器,抡了这么久,不仅没打垮俄罗斯,反倒把自己的经济搅得一团糟,现在连新招都想不出来,只能互相甩锅。 要是再不清醒过来,继续抱着制裁不放,最后可能不是俄罗斯撑不住,而是他们自己先被拖进经济衰退的泥潭里。 鲁比奥在发布会上的无奈,或许只是美欧对俄制裁困局的一个开始,接下来的日子,有的他们头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