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   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,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,这个国

云鹤之史 2025-11-18 16:55:15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   每次中日有摩擦的时候,有个国家却异常的安静,这个国家就是新加坡。   可能有的友友们会有疑问,两个国家起摩擦,关新加坡何事。小编想说:事很大!!   首先得说清楚,新加坡的命根子是啥?是马六甲海峡啊!这海峡可不是普通水道,全球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都得从这过,尤其是中日两国,简直就是靠这海峡续命。   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,有60%以上得从马六甲海峡穿过去,要是中日闹摩擦升级成军事对峙,甚至影响到海峡航运,中国的能源供应就得紧张,新加坡的港口生意也得凉半截。   再看日本,它本身就是资源匮乏的国家,粮食、石油、工业原料全靠进口,马六甲海峡是它通往中东、欧洲的必经之路,中日要是在这附近有冲突,日本的商船都得绕路,成本飙升不说,供应链都可能断了。   而新加坡呢?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靠港口吃饭,海峡里的船少了,或者航船不敢来了,它的港口收入、物流产业、金融服务全得跟着缩水,你说这事能不大吗?   它敢随便表态站队吗?站中国这边,日本可能会减少对新加坡的投资和贸易;站日本那边,中国作为它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,分分钟能让它的出口生意受影响,两边都得罪不起,只能闭嘴装透明。   再者说,新加坡一直玩的就是“大国平衡”的套路,这是它的生存之道,也是公开的事实。   它本身国土面积就那么点,人口才几百万,军事实力再强也扛不住大国的冲击,所以从建国开始就奉行不选边、不得罪人的外交政策。   中日都是东亚地区的大国,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贸易伙伴,中国连续多年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,双边贸易额每年都几百亿美元,新加坡的很多企业都在中国有投资;而日本也是新加坡的重要投资国,在电子、化工等领域合作密切,新加坡的不少高端制造业都离不开日本的技术和零部件。   要是中日闹摩擦,新加坡要是敢跳出来帮谁说话,立马就会打破这种平衡,把自己架在火上烤。就拿之前钓鱼岛争端升级的时候来说,周边不少国家都或多或少表了态,要么暗戳戳站队,要么呼吁克制,唯独新加坡官方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偏向任何一方的话,只是反复强调“希望中日通过对话解决分歧”,说白了就是怕引火烧身。   李显龙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,中日关系稳定对整个东亚的繁荣都至关重要,这话听着像废话,但其实就是新加坡的真心话——你们俩可别闹了,真闹起来我先遭殃。   还有个关键原因,新加坡是个华人占多数的国家,但又身处东南亚,夹在一堆伊斯兰国家和马来族国家中间,自身的身份本来就很敏感。   它要是在中日摩擦中表现出亲近中国的态度,周边国家可能会猜忌它“胳膊肘往外拐”,影响它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;要是偏向日本,不仅中国不答应,国内的华人情感上也说不过去,而且还会被贴上“亲西方、忘本”的标签。   更重要的是,新加坡一直把自己定位成“东盟的协调者”,东盟本身就奉行中立政策,不希望被卷入大国冲突,要是新加坡先跳出来站队,等于破坏了东盟的整体立场,到时候在东盟内部也会被孤立。   所以不管从内部还是外部来看,新加坡都没资格、也没胆量在中日摩擦中瞎表态,安静才是最稳妥的选择。   可能有人会说,那新加坡就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吗?当然不是,它比谁都关心中日关系的走向,只是把心思都放在了“暗地里维稳”上。   比如通过私下外交渠道劝说双方冷静,或者在东盟框架内推动中日对话,表面上看着悄无声息,实际上一直在背后做工作。   毕竟中日要是真的撕破脸,不仅会影响它的经济利益,还会打破东亚的安全格局,到时候美国、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再插一脚,整个地区都会乱套,新加坡作为夹在中间的小国,根本没有招架之力。   它就像个守着金饭碗的小老板,中日就是它最大的两个客户,客户之间闹矛盾,老板哪敢随便帮谁,只能默默祈祷他们赶紧和好,继续来照顾自己的生意。   所以说,别以为新加坡的安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其实是它心里门儿清,中日摩擦这事儿太大了,大到它根本承担不起站队的后果。它的安静不是懦弱,也不是无所谓,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精明选择,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智慧。   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,与其跳出来当炮灰,不如安安静静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等着大国们冷静下来继续合作——毕竟只有中日关系缓和,马六甲海峡的船才能多起来,新加坡的钱包才能鼓起来,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。

0 阅读:8

猜你喜欢

云鹤之史

云鹤之史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