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况突变!茂木敏充的一句“拒不撤回”,直接帮中国下定了最后的战略决心。 北京已经懒得再跟东京打口水仗,一张封尘已久的“法理追杀令”——《联合国宪章》“敌国条款”,已经正式摆上了案头。 北京的判断很清楚,台海问题的症结,已经不在海峡本身,而在外部干预的不断升级,所有的动作、信号、甚至舆论铺垫,都指向一个国家——日本。 而茂木敏充的言论只不过是压垮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,日本试图在“台湾有事”上做文章,却忽视了这背后隐藏的法律后果。 那份被重提的《联合国宪章》,表面上已经沉睡多年,但第五十三条与第一百零七条至今依然有效。它们明确写着,二战的战胜国在必要时,可以对战败国采取军事性行动,而不需要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。 换句话说,这份条款为中国在极端情况下应对日本挑衅,提供了直接而合法的依据。茂木敏充误以为,凭借在美日同盟中的角色,日本可以在地区事务中“自由出手”。他没有意识到,这种冒进行为,正好触发了历史给予中国的特殊权力。 一旦北京开启这份法理武器,整个西太平洋局势就会被彻底改写,从台海到东海,从东海延伸到日本列岛,一条新的战略思路已经浮现。 中国不再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海峡一线的战术博弈上,而是把目标转向更深处——那个在暗中提供情报与支援的干涉力量,横须贺、佐世保、冲绳等地的美日军事基地,正逐渐变成被“敌国条款”锁定的潜在打击点。 如果日本介入台海,不再是外交争论的问题,而将被视为违反战后秩序的实质性行动,届时,这些基地不再是盟友的防线,而是违法的集结节点,北京的底层逻辑很简单:要想平息外患,必须先拔除干涉的根,与其在岛链边缘死耗,不如先让潜在威胁彻底失去功能。 这样一来,日本一些政客所鼓吹的“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”反而成为一场自我陷阱,中国的推断是,只要日本敢越界,任何防线、任何补给、任何所谓的威慑体系,都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被精准清除。 当冲绳的跑道被打成废墟,当海自的舰船无法补给,那些躲在台北幻想“美日驰援”的人,也就明白自己不过是被利用的棋子。 今天的中国,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身的底牌,我们拥有实力,也有法律依据,有合理的动机,更有对局势的掌控力。
